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炮灰奋斗史[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敏宁听了之后,立即笑了。

    漂亮的还好说,可既漂亮又会写字的,那可就不好找了。

    早前几年,大清女子都讲究无才便是德,就连满洲女孩也有往这方面靠拢的迹象。

    也就这些年,敏宁开了大量的工厂,教会了不少人习字,才遏止了少部分人的思想。

    毕竟现在报纸泛滥,不识字哪里看得懂报纸上的招工广告以及最新的朝廷政策。

    工厂的扫盲教育做的极好,而这一部分工人率先将家族子弟也送到工厂办立的附属小学中。

    受教育的人多了,民智开阔,最起码懂得了社会的趋向,不识字可没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最起码工厂里干活都没办法干,毕竟工厂里有些东西都用文字来描述,不识字认识有些工具和器械都不知道该怎么用,这可就困难了。

    这样想着,敏宁又想到了几家报纸,自打《颜报》起了个头,倒是有不少女性加入了报纸这个行列。

    甚至培养出了几位女作家和女诗人。

    敏宁想着要不干脆从这些人中给敏仪找?

    回头让郡主帮忙寻摸一下,看看哪些合适的帮忙做个媒。

    敏宁应下了这个事,看了一眼坐在旁边乖乖吃糕点的外甥,心里有些可惜,这孩子年纪小,要是再大那么一两岁,正好可以塞到她将要开办的童子学中。

    未来的同窗可都是一些皇孙和皇亲,光是这份隐形的政治资产,就能够令他比旁人超出起步线不知道多少。

    对于安家,敏宁还是想拉一把,不过她想的不是通过结成姻亲拉一把,而是通过安家男儿自己的努力。

    想了想,便问敏行,“敏仪下过场了没?”

    敏行开口,“前两年刚考过的童生,原本想接着考秀才,不过书院里的夫子说他这一次把握不大,便让他等一等过两年再下场。”

    敏宁一听,就知道敏仪读书的资质并不高,二十岁还没有考出个秀才,基本上已经说明他的资质普通。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敏宁那些手下那群孤儿之中,可有不少都是十四五岁就考中秀才的。

    不过想到安家从敏仪这一代才改换门楣转化为书香世家,这么一来刚开始有个进步,已经很不错了。

    更何况在敏仪读书晚,家里并没有给什么支持,只是将他送到书院中,让他自己努力而已。

    敏宁还不知道,弟弟的夫子意思是四爷帮忙安排的,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小舅子资质平庸,都不敢轻易让他下场。

    “正好,我打算在太学隔壁开一家童学,这是一家专门给孩子启蒙的童子院。生源打算从宗亲和我们爷几个兄弟家招,暂时不接收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年纪幼小的启蒙,年纪大一点的会请夫子过来教学。我看敏仪一个人在家苦读也读不出来什么,不如过来做个助教,离太学近一点,可以感受一下太学的气氛。而且我打算将元宝也送进去,敏仪要是去了,正好可以帮我照顾一下元宝。”

    敏行明白过来,这是变着法子要弘暻阿哥亲近安家,有敏仪这个小舅舅在,小阿哥对安家也能亲近几分。毕竟弘暻阿哥正经的外家是乌拉那拉氏,除非乌拉那拉氏不在了,否则安家就得靠后。

    敏行当即答应了下来,还直接替敏仪做主说,“妹妹,等你那个童子学办好之后,给家里来信我肯定将敏仪送过来。”

    敏宁笑着点头应下。

    元宝在读书,也就没有去叫他,敏宁只让人将三个小的抱了过来,跟敏行家的孩子玩了一会儿,又留下吃了一顿午饭。

    吃完饭后,敏行就带着孩子告辞了。

    “额娘,听说大舅舅今天过来了。”下午课上完了,元宝回来时,放下了书包,就跑去了书房里问敏宁。

    敏宁点头,“是啊,你大舅舅还给你带了礼物就放在你房间里了,你自己去看去。”

    她刚将太学隔壁那几个院子的图纸拿到手里,因为这些院子比较小,要是开蒙子学的话,孩子们活动空间不够,敏宁便将图纸拿过来研究一下,看该怎么改。

    元宝听了之后,转头就往外跑。

    敏宁很快将这件事忘记,心思沉浸在图纸当中。

    最后将几个图纸连在一起,将最靠近北面的一个院子画了个圈,然后在圈中写了个拆字。

    其他院子封闭的墙全都拆掉,形成一个大的整合的四合院。

    那拆掉的院子,敏宁打算打造一个小型的游乐园。

    都是孩子,童子学中怎么能够没有玩耍的地方?

    还有那些深水池,让人都给填了,改造浅水池,放些鹅卵石里面养一些小金鱼,池子边种上竹子,就显得典雅而精致。也不用担心,孩子们调皮掉入水里。

    写写画画之后,整个院子算是有了大改造,可以说是这一家童子院,完全是现代的小学和幼儿园的集合体。

    原本敏宁想招收三岁孩子,可惜这个时代谁敢将三岁的孩子送去读书?

    所以只能慢慢来,先招收六岁孩子,等以后时机成熟,年龄限制再往下调。

    随后敏宁又叫来了贾进禄,贾进禄抱着一怀抱的帖子走了进来。

    “安主子,这些都是府里往年跟宗亲走动的帖子,张总管说,还有一些老亲有些已经回到了盛京,有些低调已经不在冒头,所以一部分明天还得慢慢找。张总管说您要是急的话,他现在就带人去翻能翻库房。”

    敏宁挥了挥手,“告诉张起麟,就说我不急,这些我还都没看完呢,还有让他先把宗亲的关系谱拿过来,哪些家里有适龄的子孙得挑出来,回头给我一份名单。”

    贾进禄“哎”了一声,便出去办了。

    敏宁继续画校园的设计图,这一部分是食堂,她打算放在靠近太学的这一部分。

    到时候开一道小门,可以直接卖饭给太学中的学子。

    碧影帮忙将贾进禄刚刚拿进来的帖子翻开后记录下来,首先得记录下有哪些老亲跟府上有联系,然后再找出关系谱找出这些老亲中谁家有适龄的孩子?

    这项工作比较繁杂,敏宁打算慢慢来,毕竟院子才刚买到手,还没有开始改造。

    “额娘,大舅舅给我送了一只狗。”元宝又跑了进来,他抱着小狗向敏宁显摆。

    敏宁听到他的声音,抬起头来瞄了一眼,看着他怀里的那只狗,顿时乐了。

    竟然是一只哈士奇,这行走的表情包也能被她哥给寻摸到,也真是奇了怪了。

    这只哈士奇被元宝抱在怀里,舌头耷拉着,就跟吊死鬼一样。

    随后她又想到也不是没有可能,外蒙一带的牧羊人可是能够远达西伯利亚。

    哈士奇产地就在西伯利亚,或许就是经由互市被商人带到京师来,可以想见大哥见到这种跟狼长得非常像的狗肯定非常觉得新鲜,又想到她喜欢一些新奇之物,便将小狗送过来作为外甥的礼物。

    只是送什么不好,非得送雪橇三傻,这可是被后世称为拆迁办主任,撒手没的哈士奇!

    敏宁可以预见,以后家里肯定热闹了。

    她嘱咐元宝,“既然是大舅舅送给你的,那你可要好好照顾它,教育它,以后它做错了,额娘可是不会找它,只会找你。”敏宁先给自己儿子挖了个坑。

    元宝此时还不知道哈士奇的威力,很有信心的点头,“放心吧,额娘,我肯定会教好它,让它知道吃喝拉撒在什么地方。”

    敏宁看着儿子信心的样子,不怀好意的笑了。

    元宝抱着小狗过来,也只是显摆一下,给额娘看过了,自然也不能忘了弟弟妹妹,然后抱着小狗转身就走了。

    那只哈士奇躺在他怀里仍然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等人走远,敏宁收了笑,又有些不满,她哥也太可恶了,当年送她一只假狗,怎么轮到她儿子,就变成了真的小狗呢?

    图纸只是大致修改,之后具体的设计就由名下那些工匠来处理,只过了三天新的图纸就到了敏宁手中。

    她看了看问题不大,只是思维还是局限在这个时代,一些场所都被隔开划分了男女。

    敏宁便将这些墙改造成铁栏杆,暂时可能大家不会接受男女同席,不过等时日一久,风气有了变化,这些栏杆就可以拆除了。

    这样一份完整的图纸交过去之后,施工队就带着人马进驻到那几个院子中,该拆的拆,该改建的改建。

    不过有一部分因涉及连接着孔庙,就得需要小心了,要是伤到了孔庙,到时受到那些文人的咆哮又不是一件好事。

    大概是知道孔庙跟太学这边被人买下来改造,不少文人都关注起来,甚至报纸上都有了提及。

    不少人都想知道这块地方买下来,是打算做什么?

    有人猜是开图书馆,有人猜是朝廷想要建一个新衙门。

    实际上这块地并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来的,孔庙跟太学旁边的这块地已经属于文学圣地,没有一定身份根本拿不下来。

    也难怪,有人会猜是朝廷来建衙门用的。

    这里面的人全都忽略了与太学只有一路之隔的东边贝勒府。

    没有人会想到这块地是贝勒爷出马拿下的。

    因为这一块地,四爷因着水泥一事亲自找了皇帝讨奖赏,敏宁又按照市价拿了下来,也没占官府的便宜,因为暂时没有透露出做什么,才惹来旁人的好奇。

    太学之中可是有不少学子经常投稿给报馆,这不隔壁一有动静,就投稿到报馆中,这才引来了京中文人的注意。

    不过这些都没有打扰到敏宁,学校在建了,各家的名册由碧影带着人在整理。

    那么目前只有一件事还没有做,那就是课本。

    课本可是关注着孩子们将来要学什么?

    光是纯理论的四书五经,敏宁自然抛弃了,毕竟这些孩子未来根本不可能参加科考,也没指望在小时候就将这些全都学会,敏宁便打算挑一部分浅显得有寓意的放入课本之中。

    其他的那就向社会招稿。

    还是老办法,用报纸来招稿,然后由人来审核。

    孩子小时候正是塑造三观的时候,怎样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那么选的书就要慎重起来。

    因为孩子小时候除了父母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来源于书本上,避免将孩子的三观塑歪了,此时这些课本内容就需要慎重起来。

    敏宁没有急着现在就向报纸上发布招稿的广告。

    而是托人去拜访她看中的几位老先生。

    有些是文学方面的大拿,有些擅长理科,还有一些研究历史,甚至有人文文化和哲学思想、人类的起源。

    可以说敏宁是小看了这个时代,三千年前就可以出圣人,没道理三千年后还不如那些古人。

    敏宁请了人之后,有些感兴趣同意来教授,有些孤傲的拒绝了。

    毕竟是给皇孙和王孙授课,难免会有些受气,总是这些已经致仕的老大人自然不愿意。

    敏宁也没有勉强,反正最先一批的学生招的也不多,等时间一久总能够发动这些老大人。

    而且敏宁也没有要求这些人站队,只说这些孩子进入学院之后,只是平凡的学子,课程也不用担心,记得按照书上来教就可。

    招聘的人中而且有一些老大人,还有一些年轻人,都是敏宁自己私下里办的那几个学院挑出来的孩子,有善于地理的,有善于数学的,还有善于格物,善于西洋话的。

    总之,选修的这一部分多数都是年轻人来教。

    学院总共分为五个年级。

    未来是六岁入学,不过目前嘛,第一批年龄都不一样,那就打到一个年级中,第一学期之后按照学习进度来分。

    至于以后,就得按照规矩来了。

    一年级二年级只教简单的文字和加减乘除,三年级并开始添加选修课和必修课。

    选修课就是格物,西洋话,以及琴棋书画之类。

    必修课是数学和地理。

    学不会数学,肯定是不行的,而地理,身为皇室子孙,不知道大清的版图有多大?怎么能教会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寸土不能失?

    选定好老师之后,那些年老的老师,并不是说一定要让他们上课的,有些简单的内容,或是课外活动呀,或是批阅试卷,完全可以让助教来帮忙。

    这一部分就可以从太学里招,敏宁就想着徇私将敏仪给塞进来。

    等老师和助教们招收完毕以后,审阅投稿的事给他们。

    审稿的标准是教导孩子才学跟人品并重。

    就算这些孩子教出来学习不出众,但人品要出众。

    就像在学校里学不到什么,但总不能教出个混账来。

    德要高于才,这才是她所看重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