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表妹团宠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6章

    侍立在天子身后的内侍小步上前,端着托盘走到右相面前,再回来时,盘中已呈放着一册书卷。

    书卷很薄,显然文章并不长,天子将其接过,翻开后却凝神看了许久。

    一篇文章读完,他方才抬首看向案前三人,面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温声问道“确是一篇有趣之作,不知是何人所写”

    右相答道“所作之人名为纪逢礼。”

    “纪逢礼,这名字有些熟悉”天子凝眉思索片刻,忽而有了印象,“可是那位劝谏父皇要勤温书的纪翰林”

    右相轻咳一声,似是在隐忍笑意,颔首道“不错,正是那位纪翰林,没想到圣上还记得他。”

    天子又问“朕曾见他为父皇讲经,只不知他现在何处又任何职”

    右相说“纪翰林早已于十年前为父丁忧,辞官回乡去了,如今所居湖州泰安县。”

    “回乡去了啊”天子喃喃两声,又回忆般轻语,“父皇曾说他空有向学之心,却无为官之才,如今朕见其文章,却觉此人倒也并非不通庶务,乃是有才之士,合该为国效力才对。”

    右相闻言,却是笑道“圣上却是误会了,纪翰林依旧是那个纪翰林,他此前所做文章并无治世才能,这篇文却是有些出处的,圣上不妨看一看尾记。”

    天子方才看文章看得入神,此刻才发现后面还有一段尾记。

    入眼一看,细细读完,他若有所悟。

    “此文灵感来自于一小儿”

    “正是。”

    右相笑着说道“听闻那纪翰林归乡之后,便在家中办了个族塾,闲暇之余教族中孩童读书。他的小孙女见书院中学子关系不睦,似是衣冠所致,便提出做一校服”

    右相明明只是看了文章,并未去到泰安县亲自查看,此时说来,却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就连纪逢礼与小孙女的对谈都讲述得颇为细致贴切。

    仅仅是他看文后的联想猜测,却与现实情况八九不离十。

    天子听完,也是面上带笑,温和地道“小儿年幼,却有一双清明的眼睛,倒是胜过许多饱读诗书的大人了。”

    “如今不少书塾都开始效仿其文做校服,只不知圣上的意思”

    右相此刻才点出正题,左相与尚书令亦是悄然侧目,观察天子反应。

    天子似乎精力不济,稍稍向后一靠,语调懒散地说“小儿都能看出的问题,又找到了解决之法,令广大学子消除隔阂,加深学习交流,朕又有什么理由不允呢”

    说罢,他将手中书卷轻轻一抛,掷在案上,径自起身道“好了,朕乏了,几位大人辛苦,这便去用午膳吧。”

    天子今年才二十五岁,实在年轻,可满朝文武却都不敢小觑于他。

    当朝几年,天子行事颇有章法,政治手段也高,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实乃明君之相。

    若不是先天不足,精力不济,恐怕能做出一番伟业。

    右相属寒门一系,是先帝一手提拔上来的肱股之臣,一百年前家里人还在黄土地里刨食,因最是忠于帝王。

    尚书令与左相却不同,皆出身世家,乃是名门之后。

    因此当这篇校服论横空出世,如此利好世家之作,二人自然不会阻止,只当没看见,右相则将之呈到御前。

    天子对此心知肚明,并不意外。

    只是这文章倒确实给他带来了些难题

    校服事小,可影响却大,他自然不愿看到世家笼络寒门,但也明白经此一事后,若要双方依旧互相争斗敌对,也是难了。

    天子本想把纪逢礼提上来,控制在自己手中,为己所用,却又得知纪逢礼本身没什么治理国家的才能,只好将此作罢。

    天子思索了一夜,想那应对之法,第二日终于有了眉目。

    于是翌日朝会上,一道圣旨颁布下来,由上至下,短短时间内迅速遍及全国。

    圣上下令,命礼部官员主导,在全国各县乡设立官学义塾,广收学子,教导诗书礼仪经义策论。

    此前全国只有各州设州学,县学少见,只在那些人口多的大县才设立,绝大多数县城里都没有官方读书机构,寒门子弟读书的渠道并不多。

    天子这一招乃是扩大生源之计,把给寒门的青云梯直接扩宽了。

    可以预见,未来崛起的寒门将越来越多。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世家不是想笼络寒门,不愿与之争斗吗那我就将寒门变成千千万万,世家终究少,难道你还能将世上所有的读书人都拉拢了不成

    世间权利是有总量的,资源总共就那么多,寒门多了,世家能掌控的自然就少了。

    你不想斗,我偏逼着你去争去抢。

    天子这计策乃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如今旨意一下,民间皆是一片称赞。本身设立县学、乡学就是好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给了一条肉眼可见的跨越阶级的路,且因是官学收费也便宜,普通人家咬咬牙也能供养得起一个学生,不知多少人在家中给天子叩拜上香。

    倒是朝野中莫名有些沉寂,但也并无反对之声。

    “圣上这招实在高明。”

    “也得有大魄力。”

    “谁说不是呢”

    中书令与左相于无人处私语着,互视一眼,而后皆是一叹。

    朝野间的争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太过遥远,至少远在泰安县的纪家人就不清楚县学设立的初衷,其实是源自于一篇校服论。

    纪逢礼对自己的文章传到京都引发议论之事有所耳闻,但也仅此而已了。

    他结交的好友大都是些小官或远离官场的隐士,没有关系网,自然也无人给他传递最前沿的消息。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