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55、相遇

    陕北一月份的天气,最低温度零下3度,晴转多云,冷嗖嗖的,山上的白雪堆积有半米。

    刘钧一个人缓慢地走在高低不平的土地上。

    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队伍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现为吴旗县),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中央机关11月7日到达瓦窑堡,1936年6月,迁往保安县城,1937年1月迁往延安。很多史料说红军长征后到达陕北延安,而不知道中央红军是隔了一年多才正式迁往延安的。

    刘钧来到红军长征进入陕北的第一站:陕北的定边白马腰崄乡。

    这里沟壑纵横,目光所及,是连绵不断、起伏不平的丘陵。

    刘钧通过红星号对这一带的地形进行了扫描,找到定边的铁角城,这里只有零星的十来户人家。史料记载,当年红军一支主力部队经过这个村。

    刘钧走到村口,看到一户相对比较完整的石屋,就上门敲门。

    “吱呀!”

    门打开了,一个60岁左右的老汉开了门,带有疑问的眼光。

    “请问客官有何事?”

    铁角城离甘肃华池县90多公里,又是通往陇东的唯一捷径,铁角城便成了商贾行程要道。自古以来,做贩盐、皮毛、甘草生意的人,都要从这经过,所以,经常有商人过来讨水和购买草料。

    “老乡,我想讨一碗水喝!”刘钧递给他一个小包。

    老汉从一个瓦罐打了一碗水给了刘钧。

    刘钧知道,这个地方十分缺水,当地百姓要靠挖土窖积蓄一些雨水来维系生活,所以,一碗水非常珍贵,路过的客商要么使用自备的水,要么向当地百姓讨水时都会付钱。

    老汉一打开刘钧给他的小包,眼睛一亮。

    这是一包珍贵的盐,有半斤之多,这半斤盐当地百姓一家一年的食用了。

    老汉非常高兴,以前的客商讨一碗水喝,也不过给几个铜板,没想到这个客商这么大方。

    “客官辛苦了,进来坐一坐。”

    刘钧不客气,就进屋。

    看来这个老汉算是村里比较富有的。说是富有,其实老汉穿的都是打满补丁的衣服,屋里除了几个瓦罐,没有值钱的东西。

    老汉拿来仅有的一只小竹凳给刘钧,他自己坐在门槛上。

    刘钧也不计较,就和老汉攀谈起来。

    从老汉口里得知,前段时间有红军队伍经过,这支队伍跟其他过往的兵不同,不抢东西,不打人,虽然衣服破烂、身体消瘦,但纪律严明,对待当地群众和蔼可亲。

    晚上住在一个山沟里,从老百姓那里买了几只羊和牛,都要付钱的,他们说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没见过那么好的小伙子!”

    “他们都走了吗?”刘钧知道这支经过铁角城的队伍是xxx的部队,部队从铁角城出发,在行至二道峁至贺渠之间时,被胡宗南部的侦察飞机发现,敌机投弹,有五名红军战士牺牲。

    部队还与尾随的国民党第三纵队37军第8师陶崎岳部激战了两个小时。

    “后来还有红军部队经过吗?”

    前几天有一支部队经过,他们带着南方口音,在村里住了一个晚上就走了,从村里买了一些黄米和黑豆,也付钱了,还从村里的秦满仓家里买走了几只羊。

    “这支队伍有多少人?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南方的?”

    “村里的人说的,因为他们长得都比较矮小,说话的口音不像我们这边的,这支队伍看样子有200多人。”

    谢谢老汉。

    刘钧按着老汉指的方向走了,这次他牵了一只军马,马上驮着物资。

    经过一个地方,看来是与国民党部队交战的地方,断墙残壁,炮弹炸过形成的土坑,硝烟袅袅;战壕里的血迹依然在。

    不远处有一个突起的土包,上面插了一块木板,但没写字。看来是牺牲红军的坟墓。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说是路,实际上就是羊肠小道,弯弯曲曲。

    走过一道山口,一阵阵枪炮声传来。

    刘钧爬上一个山包,拿出望远镜。

    国民党37军第8师陶崎岳部。

    一个营长模样的军官大骂手下。

    “你们怎么搞的,好不容易追上这股红军,你们几百人攻了几次都没攻破他们的阵地,他们不就是一群溃兵吗?”

    “你们看他们的枪声稀稀拉拉,看样子没多少子弹,一个冲锋就可以冲上去!”

    “报告营长,这伙共匪人不多,但枪枪咬肉,有二十几个弟兄被打死了,大家都不敢往前冲。”

    “休息半个小时,大家吃点干粮,吃一泡烟,然后发起冲锋,谁后退,我的枪就干他娘的!”

    吸了大烟的士兵,情绪又上来了,拿起枪,开始往前冲,冲到离红军部队阵地前200米的地方,

    侧面突然射来一串串机枪子弹。

    “卡卡卡……”,不同于捷克式机枪的声音,只见枪声响起,冲锋的敌军纷纷倒下。

    开始他们以为是红军从阻击阵地射来的,后来发现是从侧面方向射来的。

    毫无准备,措手不及。

    等到敌营长发觉不对劲时,冲锋队伍已倒下50多人。

    再一观察,发现是从侧面射来的火力,以为是红军安排的侧射机枪。再一细听,也完全不同于他们装备的民24式重机枪的声音,此枪声更清脆,火力更强大,枪声所到之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

    “只有一挺机枪,那么厉害?”

    敌营长虽然察觉到对方只有一挺机枪,但持续的火力输出让他纳闷,因为他们装备的捷克式机枪的弹匣只有20发子弹,而这挺机枪子弹好像打不完似的。

    敌军士兵被突然出现的子弹打懵了,没死的全部趴在地上不敢动。

    这时,有人喊到:“放下枪吧,缴枪不杀!”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沟显得非常清楚。

    这妥妥的红军的口气。

    敌营长不服气,就你一挺机枪就想扭转战局,太天真了吧。

    刚刚想下令反击,这时一阵子弹向他的指挥部扫来。

    一串串子弹打在他的指挥部的帐篷上,打出一个个弹洞。

    吓得大家也赶紧伏下身子。

    “你们再不投降,我们的子弹就不客气了!”

    又是一串子弹扫来,这一下,帐篷的几条支撑也被打断,倒下的帐篷把他们埋在里面。

    过了一会,帐篷里爬出一个参谋,步枪上打绑着一张白布。

    “红军大爷,不要开枪了,我们投降了!”

    “命令都放下武器!”

    “营长命令,把枪放下!”

    阵地上的红军战士也懵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的是8万多人,红军到达陕北后,已经锐减到1万多人,许多红军战士倒在前进的路上。

    团长王泽奉命带领一个连的战士负责断后工作,收容掉队的红军战士。一路上收留了一百多疲惫不堪的战士,然后朝着大部队的方向前进,不料在定边县被这一伙白匪死死缠住。

    王泽这个连的战士武器不多,但拿枪的都是久经战火考验的经过长征的红军老兵,个个战场经验丰富,枪枪咬肉。

    无奈经过不断地接敌作战,子弹消耗很大。

    眼看敌人又一次冲了过来,子弹差不多打光。

    王泽命令上刺刀,准备白刃战。

    刘钧在侧面的小高地上,看到红军的枪声变得稀疏了,知道他们的子弹所剩无几,就架起轻机枪从侧面横扫进攻的白匪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敌营长举起双手,带领手下向红军阵地走去,他们与红军作战多年,知道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只要放下武器就可以保命。

    王泽观察了一会,不觉有诈。

    “一排长,你带队去把敌人的武器收缴过来。”

    一排长赶紧带领30多名战士,冲上去,首先把敌人的轻机枪冲锋枪抓在手里,然后其他战士捡起地上的步枪和子弹。

    王泽让战士将放下武器的敌军安排在一个山沟里,200多白匪军全部蹲在地上,三挺轻机枪对准他们。

    王泽带着两名战士向刘钧阵地的方向走过去。

    刘钧将轻机枪用一块迷彩布盖好,身上就挂着一支m28冲锋枪。

    王泽看到刘钧,显然比南方人高出的一截的刘钧,身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