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沉寂五千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岐伯让常先把炎帝的使臣带过来,在宫外等候,自己进去禀报国君。

    姬轩辕正在吃饭,远远地看见岐伯急冲冲往里闯。这边侍卫还没来得及禀报,那厢岐伯已赶到面前。

    “参见陛下,老臣有一件急事禀报。”岐伯施礼。

    “免礼,请讲。”国君放下碗筷说。

    岐伯把炎帝落败的详细情况给国君汇报了一下,言明炎帝的使臣已在宫外等候。

    国君恨得牙根痒痒,上回让蚩尤跑掉,酿成大患,这次又让他占了岳父的国土,并却一路狂追,跑到我门口挑衅。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岂有此理。

    “啪”国君一掌恨恨地击在桌上,丁里当啷,碗筷摔了一地。

    “陛下息怒,来日方长,我们要从长计议,消灭蚩尤是早晚的事情。”岐伯劝道。

    “好吧,你让人通知百官,齐聚大殿,我更衣后就来。”国君吩咐道。

    “好的。老臣告退。”岐伯退出。

    “宣使者觐见——”

    “宣使者觐见——”一声接一声,传到宫外。

    炎帝的使者整理了一下衣帽,从容不迫地走进大殿。

    “天下人神共主炎帝使臣姜凴,参见有熊国国君陛下。”姜凴行跪拜大礼。

    “免礼。姜凴所来何事?”国君明知故问。

    “我主炎帝,乃天下人和神的共主,天下敬仰,万民归附。先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民。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始有医药。日中而市,教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玄。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炎帝以火德王,一统天下,人神共知.江山代传,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也就是我主。

    我主乃天下人的共主,四海一统,妇孺皆知。蚩尤小儿,犯上作乱,败坏纲常,暴虐百姓,诛杀无辜,巧取豪夺,蚕食疆土,我主号令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姜凴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惊动四座。

    “炎帝现在什么地方?”国君问道。

    “已到有熊都城郊外,尚有五万兵马护驾。”姜凴答道。

    “快快有请炎帝,我要为炎帝接风洗尘。”国君吩咐道。

    随后,国君亲率文武百官在城门外迎接炎帝。

    远远地看见炎帝的人马徐徐而来。这厢乐师们鼓乐齐鸣,乐音袅袅。

    “参见炎帝。”国君率领百官给炎帝施礼。

    “免礼。免礼。”炎帝慌忙翻身下马,都说姬轩辕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由义以出信,仗信以出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辅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礼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德,成德以叙命,和命以安生。果不其然。

    国君拉着炎帝的手,来到大殿,酒席已摆好,国君请炎帝上座,炎帝当仁不让,准备落座。却见常先、应龙、任山、祁石等一行武将怒气冲冲地看着他。

    “我是客人,怎能喧宾夺主呢?你请上座。”不由分说炎帝榆罔把国君按在上座,自己在一旁落座。

    随之,文武百官各就其位,炎帝的随员也被安排妥当,酒会正式开始。

    这边大殿里酒会正酣,那厢羲和率领五万人马,来到城外,驻扎在距炎帝大营半里的地方,相互成掎角之势,准备迎接蚩尤的挑战。

    酒会散去,炎帝被安排在馆驿住下。国君与岐伯商量退敌的计谋。突然,彤鱼氏来找岐伯,炎帝病重,把国君和岐伯吓了一跳。酒会的时候,看见炎帝好好的,怎么一会功夫,他就得了急病。

    彤鱼氏说,刚才她去管驿探望父亲,聊了没有两句,却见父亲头冒冷汗,脸色蜡黄,说是肚子疼,把她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来请岐伯。

    岐伯一边听彤鱼氏讲诉病情,一边快速向馆驿走,国君不放心,也随后赶来。

    岐伯一到,先遣散众人。开始诊病。先仔细看了炎帝的周身情况,又听了听炎帝的心跳,接着开始号脉。他发现炎帝的脉象浮软而微小,炎帝的肝病得了有一年了。本来春季是肝病治疗的最佳时期,可惜错过了。如果春季治疗,夏季可治愈。夏季没有治愈,秋季就会加重。炎帝是受了蚩尤的惊吓,扰动了肝气,加上抑郁,又是黄昏时分,却偶感风寒,所以老病复发,加上下午喝酒,病情加重。炎帝自己也没有发现得了肝病,却一拖再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我现在给他开个方子,先缓解病情,下一步再谈根治。

    炎帝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天,细作来报,蚩尤的军队还没有发现。国君绷紧的神经暂时松懈下来。国君和岐伯探望了炎帝,回到宫中。两人又开始探讨起医术。

    国君问道:春天的脉象如弓弦,怎样才算弓弦?

    岐伯回答说:春天的脉象主要应对肝脏,属东方之木。在春天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生长,因此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做弦,如果违背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国君问:怎样才称反脉呢?

    岐伯答:其脉气来,应指实在而有力,这叫做太过,主要病症在外表;如脉来不实而微弱,这叫做不及,主要病症在里面。

    国君问:春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

    岐伯答:太过会让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而发生巅顶疾病;其不及会让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胁助部位胀满。

    国君问:讲得好!夏时的脉象如钩,怎样才算钩?

    岐伯答:夏脉主要应对心脏,属南方之火,在夏天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因此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犹如钩之形象,所以叫做钩脉,如果违背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国君问:怎样才称反脉呢?

    岐伯答:其脉气来盛去也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表;如脉气来时不盛,去时反充盛有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面。

    国君问:夏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会怎样?

    岐伯答:太过会让人身体发热,皮肤痛,热邪侵淫生成疮疖;不及会让人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嗽涎沫,下部出现失气下泄。

    国君问:说得好!秋天的脉象如浮,怎样才算浮?

    岐伯答:秋脉主要应对肺脏,属于西方之金,在秋天这个季节里,万物收成,因此脉气来时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国君问:怎样才称反呢?

    岐伯答:其脉气来时浮软而中央坚挺,两旁虚,这叫做太过,主要病症在外表;其脉气来浮软而微,这叫做不及,主要病症在里面。

    国君问:秋脉太过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么样?

    岐伯答: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愠愠然郁闷而不舒畅;其不及会使人呼吸短气,咳嗽气喘,其上逆而出血,喉间有喘息声音。

    国君问:讲得对!冬时的脉象如营,怎样才算营?

    岐伯答:冬脉主要应对肾脏,属于北方之水,在冬天这个季节里,万物闭藏,因此脉气来时沉而搏手,所以叫做营。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

    国君问:怎样才称反脉呢?

    岐伯答:其脉来时如弹石一般坚硬,这叫做太过,主要病症在外表;如脉去虚数,这叫做不及,主要病症在里面。

    国君问:冬天脉象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么样?

    岐伯答: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季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满,小便异常。

    国君说:说得好!

    国君问:春夏秋冬四季的脉象,有逆有从,其变化各异,但独独没有论及脾脉,究竟脾脉主何时令?

    岐伯答: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以灌溉四旁。

    国君问:脾脉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得见吗?

    岐伯说:正常的脾脉是不可能见到,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

    国君问:有病的脾脉怎么样?

    岐伯答:其来时如水之流散,这叫做太过,主要病症在外表;其来时尖锐如鸟之喙,这叫做不及,主要病症在中间。

    国君问:先生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属土,以灌溉四旁,他的太过和不及各会发生什麽病变呢?

    岐伯答:太过会让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名叫重强。

    国君惊悟肃然起立,敬个礼说:很好!我懂得诊脉的要领了,这是天下极其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书,阐述的道理都是一致的,总的精神在于一个“神”字。神的功用运转不息,向前而不能回却,倘若回而不转,就失掉它的生机了。极其重要的道理,往往迹象不显而尽于微妙,把它著录在玉版上面,藏于枢要内府,每天早上诵读,称它为《玉机》。

    五脏疾病的转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肝脏而死。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以一天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后的早晚时间。

    国君问:五脏是相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麽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不胜而死。

    风为六淫之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风寒中人,使人毫毛直竖,皮肤闭而发热,在这个时候,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至风寒入于经络,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炙、针刺等方法来祛散。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叫做肺痹,又叫做肝厥,发生胁痛、吐食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脾,叫做脾风,发生黄,腹中热,烦心,小便黄色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再不治,就会传行于肾,叫做疝疸,少腹烦热疼痛,小便色白而混浊,又叫做盅病,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或用药物;如再不治,病就由肾传心,发生筋脉牵引拘挛,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至法,或用药物;如再不治,十日之后,当要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心,心又复反传于肺脏,发为寒热,发当三日即死,这是疾病传行的一般次序。假如骤然爆发的病,就不必根据这个相传的次序而治。有些病不依这个次序传变的,如忧、恐、悲、喜、怒情志之病,病邪就不能依照这个次序相传,因而使人生大病了。如因喜极伤心,心虚则肾气到肾;或因大怒,则肝气到脾;或因悲伤,则肺气到肝;或因惊恐,则肾气虚,脾气到肾;或因大忧,则肺气内虚,心气到肺。这是无志激动,使病邪不以次序传变的道理。所以病虽有五,及其转化,就有五五二十五变。所谓转化,就是相乘的名称。

    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呼吸时身体振动,为期六个月就要死亡。见了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胸中疼痛,牵引肩项,全身发热,脱肉破腘,真脏脉现,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十个月之内就要死亡。大骨软弱,大肉瘦削,两肩下垂,骨髓内消,动作衰颓,真脏脉未出现,为期一年死亡,若见到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腹中痛,心中气郁不舒,肩项身上俱热,破腘脱肉,目眶下陷,真脏脉出现,精脱目不见人,立即死亡;如尚能见人,是精未全脱,到了它所不声胜之时,便死亡了。如果正气暴虚,外邪陡然中人,仓卒获病,五脏气机闭塞,周身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从高堕下,或落水淹溺一样,猝然的病变,就无法预测死期了。其脉息绝而不至,或跳动异常疾数,一呼脉来五、六至,虽然形肉不脱,真脏不见,仍然要死亡的。

    肝脏之真脏脉至,中外劲急,如象按在刀口上一样的锋利,或如按在琴弦上一样硬直,面部显青白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乃死。肺脏的真脏脉至,大而空虚,好象毛羽着人皮肤一般地轻虚,面部显白赤。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肾脏的真脏脉至,搏手若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一样坚实,面部显黑黄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脾脏的真脏脉至,软弱无力,快慢不匀,面部显黄青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凡是见到五脏真脏脉,皆为不治的死侯。

    国君问:见到真脏脉象,就要死亡,是什麽道理?

    岐伯答:五脏的营养,都要依赖于胃腑水谷之精微,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故五脏之脏脉气,不能自行到达于手太阴寸口,必须赖借胃气的敷布,才能达于手太阴。所以五脏之气能够在其所主之时,出现于手太阴寸口,就是有了胃气。如果邪气胜,必定使精气衰。所以病气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之气一起到达手太阴,而为某一脏真脏脉象单独出现,真脏独见,是邪气胜而脏气伤,所以说是要死亡的。

    国君说:说得好!

    国君问:大凡治病,必先诊察形体盛衰,气之强弱,色之润枯,脉之虚实,病之新久,然后及时治疗,不能错过时机。病人形七相称,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润鲜明,病亦易愈;脉搏与四时相适应,亦为可治;脉来弱而流利,是有胃气的现象,病亦易治,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形气不相称,此谓难治;面色枯槁,没有光泽,病亦难愈;脉实而坚,病必加重;脉与四时相逆,为不可治。必须审察这四种难治之证,清楚地告诉病家。

    所谓脉与四时相逆,是春见到肺脉,夏见到肾脉,秋见到心脉,冬见到脾脉,其脉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这就叫做逆四时。如五脏脉气不能随着时令表现于外,在春夏的时令,反见沉涩的脉象,秋冬的时令,反见浮大的脉象,这也叫做逆四时。

    热病脉宜洪大而反静;泄泻脉应小而反大;脱血脉应虚而反实;病在中而脉不实坚;病在外而脉反坚实。这些都是症脉相反,皆为难治。

    国君问:我听说根据虚实的病情可以预决死生,希望告诉我其中道理!

    岐伯答:五实死,五虚亦死。

    国君问:请问什麽叫做五实、五虚?

    岐伯答:脉盛是心受邪盛,皮热是肺受邪盛,腹胀是脾受邪盛,二便不通是肾受邪盛,闷瞀是肝受邪盛,这叫做五实。脉细是心气不足,皮寒是肺气不足,气少是肝气不足,泄利前后是肾气不足,饮食不入是脾气不足,这叫做五虚。

    国君问:五实、五虚,有时亦有痊愈的,又是什麽道理?

    岐伯答:能够吃些粥浆,慢慢地胃气恢复,大便泄泻停止,则虚者也可以痊愈。如若原来身热无汗的,而现在得汗,原来二便不通的,而现在大小便通利了,则实者也可以痊愈。这就是五虚、五实能够痊愈的机转

    国君问:我听先生讲了九针道理后,觉得丰富广博,不可尽述。我想了解其中的主要道理,以嘱咐子孙,传于后世,铭心刻骨,永志不忘,并严守誓言,不敢妄泄。如何使这些道理符合于天体运行的规律,有始有终,上应于日月星辰周历天度之标志,下符合四时五行阴阳盛衰的变化,人是怎样适应这些自然规律的呢?希望你讲解这方面的道理。

    岐伯答:问得多好啊!这是天地间至为深奥的道理。

    国君问:我愿闻天地的至数,与人的形体气血相通,以决断死生,是怎样一回事?

    岐伯答:天地的至数,开始于一,终止于九。一奇数为阳,代表天,二偶数为阴代表地,人生天地之间,故以三代表人;天地人合而为三,三三为九,以应九野之数。所以人有三部,每部各有三侯,可以用它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从而调治虚实,祛除病邪。

    国君道:什麽叫做三部呢?

    岐伯说: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每部各有三侯,所谓三侯,是以天、地、人来代表的。必须有老师的当面指导,方能懂得部侯准确之处。上部天,即两额太阳脉处动脉;上部地,即两颊大迎穴处动脉;上部人,即耳前耳门穴处动脉;中部天,即两手太阴气口、经渠穴处动脉;中部地,即两手阴明经合谷处动脉;中部人,即两手少阴经神门处动脉;下部天,即足厥阴经五里穴或太冲穴处动脉;下部地,即足少阴经太溪穴处动脉;下部人,即足太阴经箕门穴处动脉。故而下部之可以候肝脏之病变,下部之地可以侯肾脏之病变,下部之人可以侯脾胃之病变。

    国君问:中部之侯怎么样?

    岐伯答:中部亦有天、地、人三侯。中部之天可以侯肺脏之病变,肿不之地可以侯胸中之病变。中部之人可以侯心脏之病变。

    国君问:上部之侯又怎样?

    岐伯答:上布也有天、地、人三侯。上部之天可以侯头角之病变,上部之地可以侯口齿之病变,上部之人可以侯耳目之病变。三部之中,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侯为天,三侯为地,三侯为人,三三相乘,合为九侯。脉之九侯,以应地之九野,以应人之九脏。所以人有肝、肺、心、脾、肾五神脏和膀胱、胃、大肠、小肠四形脏,合为九脏。若五脏以败,必见神色枯槁,枯槁者是病情危重,乃至死亡征象。

    国君问:诊察的方法怎么样?

    岐伯答:必先度量病人的身形肥瘦,了解它的正气虚实,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但必先去除血脉中的凝滞,而后调补气血的不足,不论治疗什麽病都是以达到气血平调为准则。

    国君问:怎样决断生死?

    岐伯答:形体盛,脉反细,气短,呼吸困难,危险;如形体瘦弱,脉反大,胸中喘满而多气的是死亡之症。一般而论;形体与脉一致的主生;若脉来三五不调者主病,三部九侯之脉与疾病完全不相适应的,主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鼓指如春杵捣谷,参差不齐,病必严重;若见上下之脉相差甚大,而又息数错乱不可计数的,是死亡征候;中部之脉虽然独自调匀,而与其他众脏不相协调的,也是死侯;目内陷的为正气衰竭现象,也是死侯。

    国君问:怎样知道病的部位呢?

    岐伯答:从诊察九侯脉的异常变化,就能知病变部位。九侯之中,有一部独小,或独大,或独疾,或独迟,或独热,或独寒,或独陷下(沉伏),均是有病的现象。

    以左手加于病人的左足上,距离内踝五寸处按着,以右手指在病人足内踝上弹之,医者之左手即有振动的感觉,如其振动的范围超过五寸以上,蠕蠕而动,为正常现象;如其振动急剧而大,应手快速而浑乱不清的,为病态;若振动微弱,应手迟缓,应为病态;如若振动不能上及五寸,用较大的力量弹之,仍没有反应,是为死侯。

    身体极度消瘦,体弱不能行动,是死亡之征。中部之脉或快或慢,无规律,为气脉败乱之兆,亦为死征。如脉代而钩,为病在络脉。九侯之脉,应相互适应,上下如一,不应该有参差。如九侯之中有一侯不一致,则病必危险。所谓不一致,就是九侯之间,脉动的不相适应。诊察病邪所在之脏腑,以知死生的时间。临症诊察,必先知道正常之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