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梨花白枣花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

    程吉琴小时候,小名叫红枣。

    孙媳妇生红枣的时候,枣树奶奶已经是吃过八十多年饺子的人了,抬头看见满树刚上色的枣儿,随口就说:“叫红枣吧。”

    重孙女长到七八岁,开始觉察出自己的名字不中听。男孩子说下流话,其中一个字音经常挂在嘴边。渐渐地,就连女玩伴们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偷偷抿嘴笑,羞于开口的样子。

    红枣后来就执意不承认这个名字。大人小孩任谁叫她都不理,叫吉琴才答应。

    多年以后,程九石第一次对程吉琴“语涉淫邪”时说,注意上她,是从她不让人家叫“红枣”开始。

    程吉琴第一次成为程家埠话题焦点,就是孩童时期的改名字风波。

    效果出奇地不好。这一改,反而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越是不让叫,越要凑热闹,叫一叫试试看有什么反响。更严重的是,毛头小子干脆叫成了“枣儿”,张口闭口“枣儿枣儿”的,连那个红枣的红字也省略了,直露得很,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红枣的名字像是枣树奶奶的先见之明,一语成谶。注定了红枣,虽然执意要人家称呼吉琴,的命运,一直都与男女之事,如影随形紧密相联。

    程之举家和程吉琴家紧邻,自然有好多交往。程之举的活下来,有程吉琴的母亲一份功劳。当初,程吉琴小程之举两个月出生,娘奶水足,小女孩天生的饭量小吃不了,也是出于对饿得嗷嗷叫的程之举的可怜,娘多少次把涨得鼓鼓的温暖Ru房塞进程之举的嘴中。像狼崽子一样的程之举,立马止住干嚎,狼吞虎咽地吸吮。

    如释重负的吉琴娘,耷拉着瘪瘪的Ru房,回到家里再喂程吉琴,也还是绰绰有余。

    受到人家如此照顾,程之举那个没使劲的爹程喜洋,并没有对人家奴颜婢膝,连感激话也不说。

    后来上学,两个小家伙也是结伴而行。买个铅笔、小刀子等文具,程吉琴家都特意买两份,要程吉琴送程之举一份。

    程吉琴虽小程之举两个月,但像大姐姐一样看护他,谁要是欺负这个盲人的儿子,小程吉琴自己摆不平的话,就会搬出更小的小弟弟程吉安来,小姐弟俩合伙镇唬人家。

    自小心眼儿好的程吉琴,不仅照顾程之举,班级里的好多事情也要她来照顾。哪个小朋友的指甲没剪,谁今天没洗脸,小程吉琴都要管。老师不在的时候,监督敦促同学们上自习课遵守纪律,自然也是小程吉琴的责任。

    老师讲课,小程吉琴就在桌子底下悄悄削铅笔、用书本挡着脸低头咬手指甲,小脑子里可能还在琢磨怎样管理同学们。

    三年级背小九九。程吉琴背不过,老师只是不轻不沉地说她几句,就放回家吃饭了。老师与程吉琴的爸爸是同事,程吉琴又是小干部,有面子。

    程之举背不过小九九,被老师用教鞭抽打得手掌肿得像个小气蛤蟆,关在教室里不让回家吃饭。

    后来程吉琴总结,自己学习成绩不好都是老师给惯的,程之举的好成绩是老师打出来的。

    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十六七岁的程吉琴,已经出落成面若桃花人见人爱的青春少女模样了。恋爱不恋爱的,程吉琴也不是很懂,只是,自己看上眼的男生也对自己好,心里就有一种以前从没有过的异样感觉。按照家里人常教导的,“人家给你俩核桃,你也得给人家仨枣”,书面上叫做投桃报李的规矩,人家男生送一只圆珠笔给她,她必定买一只钢笔回赠。

    一来二去的,就往纵深发展去了。高考完毕,自然是双双落榜,各把家还。

    当时,程吉琴爹程孟尧倒有让孩子复习一年再考考的念头,后来到学校跟班主任交流一下,觉得复读的成绩也不会提高很多,与正经大学的分数线还是会有一大截距离,也就放弃了。

    程吉琴回家一年多了,还有程之举上的那一类大学,发来“恭喜你被我院录取”的入学通知书。程吉琴感到好笑,报名都没报就被你们给录取了。

    同级不同班的程之举,同学们都是情窦洞开了,他的情窦还没开缝呐,一直纳闷程吉琴上下学为什么不跟自己一块同路了。

    那男同学当了兵。俩人一天通话八次以上。

    掰玉米棒子、摘苹果都要戴上雪白的丝质手套的程吉琴,干起农活来那是满下气力的。这在程家埠也是一道风景,人们都爱多看一眼这个戴着白色丝质手套干农活的俊大嫚儿。

    一年下来,准男人变得八天也不主动打来一个电话。跑到部队一看,拧巴了:人家又爱上了部队首长的千金。

    程吉琴心里难过了几天,也就该干么干么了。大娘婶子的也都劝她,男人变了心,八匹马拉不回头。

    那年年底,程之举放寒假回家,东逛逛西看看之外,自然在车子铺磕牙的时间很多。看着穿戴着大连时装的程之举,程经阔冒出个主意,要把程吉琴和程之举撮合撮合。

    程喜洋一听,连连摇头说:“邻门挨户地住着,不合规矩。”朝着程经阔翻脸变颜地吵,“你当是只狗?不讲伦理?”

    程经阔有些火呲喽地:“你别翻弄那些老黄历了,如今什么年代了?虽说是一个老祖宗,几百年了,谁还讲究!论辈分,当大姑的嫁了侄子,当爷爷的娶了孙女,多了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好闺女不出村,一疃本庄地轧亲家,有个啥事兀的相互照应,有什么不好的?你看那个舅舅不亲、姥娘不爱的程书尧,扯不长长、拢不圆圆的脓包,不仗着他家族门户大,亲戚窝子多,再过八辈子能排到他的号,选上村长?”

    程经阔见有几个半大小子在眼前听讲,勾出了讲话的瘾头,结果孔圣人也连带着受褒贬:“规矩规矩,孔老二也不知给了你什么好处,他定的那些规矩你就听。听孔老二那一套,现如今你就吃不上饭。他教你讲仁义道德,那做买卖的就得多少钱进的货,多少钱卖出去,谁干?做买卖就得‘瘸拐李、把眼挤,你熊我、我熊你’。五毛钱进的货,你得说进货都一块钱了,咱们不是外人,按进货价一块钱卖给你吧。这样才能赚钱。”

    程经阔当年批孔老二的时候,只是觉得好似是孔老二和那谁合伙反对主席,程经阔对主席一向有深厚的感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