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边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两骑朝着宝瓶关驶去,一路上老剑修吴念执都不曾言语半句,林朝先心知肚明,身旁这位丹霞剑宗的长老,气机在一点点消失。

    终于在两人依稀见到了关口,吴念执停下了马,林朝先也驻留在原地。

    老剑修的脸色平淡,看了一下关口,道:“少宗主,到这里已经安全了,老朽就不陪你入关了。”

    吴念执以毕生修为和气数换来的九境,已经消散完毕。

    林朝先看着老人略带疲倦的脸庞,对这位剑心十分纯粹的老人有些许愧疚,若不是自己执意走一趟关外,也不会害的他落到如此下场。

    吴念执看穿林朝先的心思,笑道:“少宗主,自打吴念执进入丹霞剑宗,被老宗主评价‘剑心纯粹,天资愚笨’,早年并不服气,以为勤能补拙,于是埋头练剑,想证明笨鸟先飞,一步步走到今天,最后发现是真的天资愚笨,到头来只有八境的修为,方才想一同救下他们,却力不能及,如今修为散尽,再无脸面返回宗门。”

    林朝先于心不忍道:“吴长老,不管千难万险,我都带你回宗门。”

    吴念执道:“如果吴念执真的死在宗门,才是天大的不敬,对不住宗门,对不住没能救下的人,这片黄沙很好,在这里进入了九境,也在这里死去,算是死得其所。”

    林朝先还想继续劝说老人,被他摆手打断。

    吴念执一脸真诚,道:“少宗主,老朽也算看着你长大,有几句心里话想说说,修行大道,逆水行舟,剑道一途更是千难万险,唯有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方能修有所成,所谓修成正果,对老朽来说,九境已是巅峰,但少宗主不同,剑道天资比其吴念执来说,十个吴念执都难以企及,不敢奢求少宗主学习老朽这只笨鸟,只要能勤加修炼,将来只会比吴念执看的更宽、更远。”

    “一座宗门有没有下宗不重要,重要的是门内的弟子是否心无旁骛。丹霞剑宗好苗子很多,少宗主你算一个,苏肆算一个,周倩茹算一个,即便没有下宗,你们几人只要苦心于修行,丹霞剑宗一样能蒸蒸日上。这些年来宗门的风气变了,短期来看没有什么,若是从长远开始计较,这比没有好苗子的影响更加深远。”

    林朝先不是不知道吴念执话里的意思,微微点头。

    吴念执眼神望向关内,眺望向更远方,坚定道:“但我相信少宗主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把丹霞剑宗带领到更高的地方,那些吴念执此生从来就不曾看到过的地方。”

    林朝先下马,正了一下衣冠,对着这位一片赤诚的老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苍茫黄沙里,两骑背道而驰。

    吴念执独自骑着马,漫无目的穿行在沙漠之中,想起那位剑心、天赋更加卓绝的紫阳门女子,虽然赠了剑鞘与她,但没能救下她,心怀愧疚。

    饮酒小酌三分,天地清明七分。

    迟暮的老人,在马背上,不知不觉中留下了两行清泪。

    ............

    .............

    安阳城地处江南水乡,城外相邻秋水湖畔,时值十月,阳光和煦。

    秋水湖畔,天日正好,虽然已经进入冬季,仍有不少人结伴出城游玩。岸边的柳树看样子,再有个把月就要开始落叶了。

    湖畔岸边修砌有一条长五里的鹅卵石小道,就这条宽仅一丈的小道,却足足花了十万两雪花银,岸道上每一颗小鹅卵石都是经过官造署那边精挑细选细选,一点马虎功夫都没有。也难怪大离王朝北边战场的几位军队执掌将军,隔三差五的修书寄往朝廷大吐苦水,说南边过得太安逸,纸醉金迷,让北边的军士寒心了。

    此时的北边,北风萧瑟,而安阳城这边,依旧如故,无非就是多加了一件外衣而已。

    秋阳湖畔东边岸上,有位老道士正在摆摊算命,摊子一侧立有幡旗,写着‘测算姻缘、运程、家宅,巨细无遗’。摊子摆放的像模像样,该有的签筒签文,铜币占卜一样不少,只是在外人看来,这位老道士一点没有高人风范,毫不仙风道骨,因为他一副宿醉未醒的样子,腰间还别有一个朱红色的酒葫芦,看样子像酒鬼多过像高人,

    不过老道士虽然像酒鬼,摊前的生意可一点不差,这得益于他幡旗上的‘姻缘’二字,秋阳湖畔多是文人士子携带者佳人美眷到此出游,看到老道士的摊子,都对测姻缘最感兴趣,反正这位老道士是出了名的便宜,测一次只要三十文,比起十几里外的天水道观要便宜的多,那边随便一位小道士替人解签,少说也要一两银子。

    老道士面前就有两对才子佳人,前面一对中的女子,刚刚轻摇签筒,摇出一支签,女子面带红晕,纤纤玉指将签文递给老道士,随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公子。

    老道士接过签条,拿着喝了一口酒,将酒葫芦放下后,趁着女子回头的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偷换了一支签。

    摆摊算卦这种江湖玩意儿,对久经此道的老道士来说不难,主要看人下菜碟的工夫火候足够才行,像老道士这种老油条,忽悠起人来轻而易举,看着桌上只有一份签筒,其实备着两份签,一份是正常签,吉凶祸福样样都有,而另一份全是好签,只要客人你开心,说你俩上辈子是皇帝皇后都行。

    此时老道士一脸和煦笑意望着眼前的公子小姐,俨然一副高人姿态,实际是不敢笑的太过猥琐,怕等下解签时,这位小姐不信。为啥?因为小姐身后的公子可是老道士的常客,只是公子每次带来的女子都不同罢了。

    老道士看完签文之后,惊道:“哎呀,不得了啊......”

    身材姣好的小姐被老道士一惊,煞有介事的看着他。

    老道士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沉声道:“签文写到,‘开天辟地作良缘,吉日良时万物全’,此乃上上签也,寓意姻缘可成,六畜兴旺,不仅自己,就连家人一并泽福,有病去病,无病消灾......”

    听完老道士的话,那位小姐面露喜色,回头再继续望着身后的公子,春心荡漾,公子也是利落,立马掏出五十文钱放在桌上,谢过老道士后带着小姐继续岸边散步。

    等人一走,老道士眼疾手快的将桌上那五十文钱一抹,往袖中一放,大功告成。

    那位远去的公子,趁机不忘后退给老道士打了个眼色,老道士回敬一个,两人配合无间。

    公子带着心仪的姑娘踏游秋水湖畔,在湖岸边驻足聊了许久,借着美景,指向身前柳絮,吟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呐,好句好句。”

    说罢看了身边女子一眼,眼眸饱含情义。

    身边的女子羞怯的埋下脑袋,看她那模样,竟是有些脸红。

    公子左右看了看,发现此刻周围没有什么行人,胆大的向前轻轻搂住女子,这一举动引得身边的女子连连娇羞,小声说道:“讨厌。”

    公子轻声道:“过些时日我便要入京参加科举,待我进士及第,我便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女子脸红的连连点头。

    公子春风得意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丝猥琐,微微低头,目光在身边女子的胸口上游弋了一会儿,心情更是无限好。公子身旁女子的面容只能是用一般形容,但身材极其姣好,尤其是胸口当得上‘波澜壮阔’四个字,撑的衣衫鼓涨,才子费力游说几次之后,才将她带出城外游玩。

    公子小声道:“我马上就要进京了,不如今晚你来我那里......”

    女子虽然才二八之龄,但也曾听闻几位姐姐说过那床笫之事,虽然懵懂,却也了解一二,轻咬朱唇,摇头道:“还是等你科举回来吧。”

    公子很少会放虎归山,以往用同样的方法得手了几次,这次也不打算放过眼前的‘波澜壮阔’,继续哄骗道:“入京赶考,少则一年,多则三四年,我怕回来后,你已嫁为人妇。”

    女子羞红着脸,轻声道:“不会的。”

    ............

    ............

    老道士见天色已晚,将算命摊子收了,揣着今天挣来的那些铜钱,摇摇晃晃的朝着安阳城走去,想要到城中的酒坊买些最便宜的黄酒。

    路过走到一处堤坝前,老道士打了个酒嗝,瞥了眼湖畔,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桩趣事。

    那一年,安阳城中多了一个少年小乞丐,终日流连在城中,想尽办法填饱肚子,城中帮派林立,那些居无定所的流民孤儿基本上被各个帮派控制着,每条街道都被不同的帮派把持着,时常为了争地盘而集体械斗。

    这些孤儿中,年幼体弱的会被打断手脚丢到街上行乞,其他身体还不错的就跟着帮派混迹,时常三五成群的在街道中游荡,找机会偷别人的钱袋,因为都是些孩子,一般被逮到现行,也不会被报官处理,但总免不了挨顿打,就曾有过某个孩子偷窃后被当场抓住,被当街活活打死。

    那些加入了帮派的孤儿,也曾拉拢过那位新来的少年,只是少年不从,于是少年被他们打过几次,后来再看到这些孤儿们,他都会跑的远远的。

    少年胆子很大,经常去城中的刑场找‘阴物’来吃,每当城门口衙门放榜,要处斩犯人,他都会去那边。

    犯人被处斩,他们的亲人会带着饭菜来到刑场替他们送行,如果没有亲人的,也会由官府找人来送饭菜,这些犯人大多只会吃上一两口做个意思,毕竟将死之人,哪来的好胃口,只为图个到了下面做个饱死鬼,听说不吃断头饭的到了下面,就算是饿死鬼,要被阎王爷丢到油锅里面炸,而胆大的少年一般都会将他们没吃完的饭菜收走。

    少年也是从别人口中听到刑场有断头饭一事,有很多人说那些饭菜是给将死之人吃的‘阴食’,活人吃了的话不吉利,会给家里带来霉运,少年却不怕这些,一不偷二不抢,他孤家寡人一个,只要有饭吃,管他阴食阳食,能填饱肚子就是第一等的大事。

    再后来少年遇到一位靠做木匠赚钱的老人,老人叫老杨头,将少年带回家,教他做手艺带他去给别人加做工赚钱。

    后来老人死了,少年是听村里人说,老人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入赘到了邻村,另一个说是出去求学,已经十多年没回村子了,怕是死在了外面。

    少年从村民口中打听到了老人大儿子的名字,因为老人死后要有人操办丧事,于是少年独自问路走了十几里山路去到邻村,找到了那位大杨哥家,只是敲开门后,少年说明来意,男人只是‘哦’了一声,随后告诉少年他与老杨头已经断绝了关系。

    少年又跑回村子,拿着老杨头攒下来给大儿子修房子的钱,找遍了村子中的人,没有一个人帮忙,因为他们知道少年吃过‘阴食’,认为就是他克死了老杨头。

    少年哭红着眼睛到处求人,最好找到了秋阳湖畔摆摊的老道士。因为少年救过他一命。

    那一年的冬天,天气寒冷肃杀,秋阳湖畔岸边的人很少,有个喝醉酒的老道士不小心掉入了湖畔之中,有位衣衫褴褛的少年路过,见到此状急忙呼救,几个大人听见呼声后,却没有入水救人。

    情急之下,瘦弱的少年跳入冰冷的湖水之中,潜水游到老道士身下,憋了很长的一口气,费劲力气才将老道士驮上河岸的石梯上,而少年几乎溺死在湖水中。

    老道士得救,少年却大病了一场。只是那位少年怎么都想不到,那位老道士即使一直泡在湖水中,都不可能会死掉。

    老道士找的人帮姓杨的老人入葬,到棺材铺挑了一副棺材,从下葬立碑,再到做法事超度亡魂,老道士没有多收一分钱。

    一袭素缟白衣的少年跪在老工头坟前,撒着纸钱,嘴里念着老道士教的往生咒,祈祷着这位相识不久的老人到了下面早日投胎,如果老人能见到自己的师傅,请帮忙转告一声,他会好好的活下去,让师傅不用担心他。

    老道士说人死后头七这天魂魄会回家,看望一下身前住过的地方,才肯安心投胎,少年将老工头家打扫的干干净净,买了一桌子的菜,倒上了三杯酒,在门口烧了些纸钱,把这一切做完之后,将老人家的门轻轻关好后离开。

    第二天清晨,少年拿上操办完丧事后剩下的钱,一路小跑,一直跑到了老人的大儿子家,将门敲开后,把老人这些年来做工攒下的银子,全部交给了男人。

    本名杨元虎,入赘之后改叫刘元虎的男人只是“哦”了一声,接过钱袋便把门关上。

    少年看着紧闭的大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就转身离开了,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

    老杨头死后,刘元虎很快就带人来看房子,将祖宅卖了出去,只是刚死过人,买家一直没有入住,房子便空了下来。

    后来少年又开始继续在城中流浪。

    某天少年在秋水湖畔遇见了老道士,老道士心情不错,叫住了少年,少年正好也有事情要询问老道士。

    少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带来厄运之人,先是所在山门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死了,老杨头收留了自己,后来也死了,说完心中的想法,少年眼眶红润。

    老道士只是笑着说道:“与你无关,老道士看别的不准,看人还有几分说头,你不是那带来厄运之人,你的山门也好,老杨头也好,他们的死和你没有关系。”

    少年听完心安了一些。老道士心情不错,让少年摇签筒,老道士免费替他解一支签。

    少年有些拘泥,老道士让他只管摇,少年内心虔诚,摇出了一支签。

    老道士看过签文,道:“投身岩下铜鸟居,须是还他大丈夫;拾得营谋谁可得,通行天地此人无。若是别人,老道士只会从袖口之中换一支签,专捡好听的来说,对你嘛,如实说,此签不好不坏。按照签文,应该是家宅不利,求财一般,姻缘平平,六畜折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