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武林春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么一天,只要我能,我一定去。”

    绿衣姑娘讶疑地道:“只要有那么一天,只要你能,这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淡淡地笑了笑道:“三姑娘知道,我是这么大从来就没走过一道远门儿,也没有机会让我出远门儿……”

    绿衣姑娘道:“那怎么行,这么说你还不如我呢,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一个大男人家老窝在家里怎么行,总得出去闯练闯练,见见世面……”

    年轻人苦笑说道:“三姑娘,我凭什么出去,是出去做生意还是出去闯江湖,做生意,我不会,我也不喜欢,闯江湖嘛,我又不会武,没本事……”

    “这倒是实话。”绿衣姑娘点头说道:“也真可惜,你要是会武,我倒可以在京里给你找份差事,那样就不愁没机会出门,没机会闯练了。”

    年轻人道:“可惜我不会……”

    “这就怪了,”绿衣姑娘目光一凝,诧道:“你爹是个武林名宿,当年在江湖上名头那么大,怎么他的儿子竟不会武。”

    年轻人淡然说道:“这也没什么,一方面他老人家不愿意我学武,不愿我到江湖上去混,另一方面我也不喜欢,他老人家常这么说,别学我,我闯了大半辈子江湖,到如今落得个什么……”

    绿衣姑娘点了点头道:“老人家说的也是实话,只是一个大男人家总不能老窝在家里啊。”

    年轻人道:“那总有别的路,别的机会呀,是么,三姑娘?”

    “那当然。”绿衣姑娘道:“世上这么多出门的,咱们一天到晚都能看见,官道上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来来往往,数都数不清,并不一定个个会武,也不一定个个都是闯江湖的,只是你……我以为你是个很好的练武材料。”

    “是么,三姑娘!”年轻人淡然一笑道:“可惜我会的抵不过我两位兄弟一个手指头,我自已也不喜欢。”

    绿衣姑娘沉默了一下,忽然凝目问道:“你读过多少书!”

    “没多少。”年轻人摇头说道:“都是老人家自己教的,作篇像样的文章都做不出来,永远不够格进考场。”

    绿衣姑娘道:“当当文牍,你行么?”

    年轻人道:“三姑娘的意思是……”

    绿衣姑娘道:“武的不行,咱们可以找文的,凭我爹在世时候的关系,找份拿笔的差事应该不难。”

    年轻人摇头说道:“三姑娘,我这个人从来不妄自菲薄,可是这件事我不敢点头。”

    绿衣姑娘道:“怎么,也不行?”

    年轻人道:“我自己知道我有多少,除非那儿缺个吃闲饭的……”

    绿衣姑娘眉皱一皱道:“那就难了……”

    “本来嘛。”年轻人自嘲地突然说道:“人家又不养大爷,谁家会缺吃闲饭的,我除了能卖卖力气外,别的一无所长,什么都不会。”

    “卖力气?”绿衣姑娘一摇头道:“不行,就是你愿意我也不答应,那太委曲了你。”

    年轻人道:“三姑娘这是损我。”

    绿衣姑娘道:“我说的实话,对你,我只有心里的话,我什么时候又损过你来着。”

    年轻人笑笑说道:“三姑娘……”

    “对了。”绿衣姑娘突然轻叫了一声道:“你知道我是井家的三姑娘,就跟我只知道你是谭家的三少爷一样,你知道我叫什么吗。”

    年轻人道:“我常听见隔壁叫你妞儿……”

    “呸!”绿衣姑娘脸一红道:“那是我的小名儿,不许你叫!”

    年轻人道:“我只是告诉三姑娘……”

    绿衣姑娘白了他一眼,叹道:“我知道,世上没你这么实心眼儿的人……”

    一顿接道:“我单名一个兰字,三少爷,您呢。”

    年轻人道:“我姓……我姓谭……”

    他本来是想说姓李的,可是又怕这么一说一定会让人诧异,更难免要问东问西探求究竟,这究竟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只有改口说姓谭了。

    绿衣姑娘井兰叹道:“我知道,谁还不知道你姓谭么,我是问你叫什么?”

    年轻人赧然一笑道:“三姑娘,我叫谭秀。”

    井兰深深一眼,“嗯”地一声,点头说道:“是很秀气,跟个大姑娘似的!”

    年轻人谭秀脸一红道:“三姑娘怎么取笑起我来了。”

    井兰美目一瞪道:“你就只会叫我三姑娘么?”

    谭秀一怔道:“那我叫三姑娘什么……”

    井兰道:“说你是实心眼儿就是实心眼儿,我没名儿么,没告诉你么。”

    谭秀“哦”地一声道:“兰姑娘!”

    井兰道:“秀少爷。”

    谭秀忙道:“兰姑娘,你别这么叫我,我不敢当。”

    井兰冷冷说道:“谁愿意这么叫你。”

    这句话听得谭秀一怔,旋即,他脸上泛起了一片难色,他迟疑了一下,口启也启动了一下,但是他没说出话来。

    井兰一张娇靥像罩上一层霜,也紧紧地闭着檀口。

    就在这时候,一阵梆柝声传了过来。

    谭秀“哦”地一声,脱口说道:“三更了……”

    “怎么!”井兰冷冷说道:“嫌夜深了是不是,那你就回去,没人拦你。”

    谭秀不安地搓搓手道:“我不是这意思……”

    井兰娇靥上那层寒霜突然敛去,道:“我说过这段时间万金不换,干什么又跟你呕气……”

    转眼望向谭秀,道:“说真的,你真不能到京里去么?”

    谭秀道:“我也不知道,也许将来有机会。”

    井兰迟疑了一下,道:“你知道……,你知道一个男人家是不能一辈子靠爹娘的,老人家总有离开咱们的一天……”

    谭秀微一点头道:“谢谢兰姑娘,我知道!”

    井兰接着说道:“你总有离开家的一天,也总有自己闯练,总有面对这世界的一天。”

    谭秀道:“兰姑娘,这我也知道!”

    井兰娇靥上掠过一丝异样神情,道:“那就好,别老离不开家,也别老离不开老人家,俗话说得好,世上无不散的筵席,散席的时候用不着留恋,用不着难受,就跟我家夜夜请客一样,吃饱了,喝足了,抹抹嘴各人走各人的……”

    谭秀诧异地看了井兰一眼。

    井兰倏然一笑道:“我的意思只是劝你,一个男人家有时候心肠要硬一点,别跟我们女人家一样,拿得起,要放得下,知道么?”

    谭秀道:“谢谢兰姑娘。”

    “别谢我。”井兰微一摇头,香唇边掠过一丝异样笑意,道:“你现在谢我,也许……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好,总之我希望你能够硬朗一点,能够站得住。”

    谭秀道:“兰姑娘的意思我懂。”

    井兰目光一凝:道:“我的意思你懂?”

    谭秀道:“兰姑娘不是要我像个男子汉、大丈夫么?”

    井兰人有点异样,轻“哦”一声道:“是的,我是要你像个男子汉,大丈夫,一旦离开家,离开老人家也能站得住的男子汉,大丈夫。”

    谭秀道:“我以为那不是什么难事……”

    井兰微一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不知怎地,她人有点失神,说话也有点心不在焉。“

    话说到这儿,她停歇了一下,抬眼望了望夜空,道:“席散了,今夜怎么散得这么早……”

    谭秀也抬眼望了望夜空,道:“兰姑娘怎么知道席散了?”

    井兰道:“你不见那—边不那么亮了么,那表示我家的灯都熄了,灯既然熄了,不是席散了是什么?”

    谭秀佩服地看了她一眼,也有点焦急地道:“那……兰姑娘是不是该回去了?”

    “我是该回去了。”井兰突然从石上站了起来道:“人一散,客一走,我娘就会找我……”

    转望谭秀,目光一凝;,道:“记住我的话,要是真不行,就到京里找我去,我走了,你也回去吧。”

    头一低,快步而去。

    谭秀呆了一呆,忙道:“兰姑娘,明天我不送你了……”

    没听井兰答话,只见她头垂得低低,走得很快。

    谭秀没再说话,呆呆地站在那儿,一直望着井兰那婀娜、美好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井兰走得看不见了,谭秀定了定神也踏上了回路,他只觉这一路心里像压了一块铅,沉甸甸的。

    “谭宅”的后门是虚掩着的,这是他刚才出来的时候预留的,为的是怕回来晚了再敲门惊动别人。

    他轻轻地推开了后门,轻轻地走了进去,随手拴上了门,然后放轻脚步往自己的住处行去。

    这时候偌大一座“谭宅”黑黝黝的,没一点灯火,人家都睡了,的确,夜深了,他也该睡了。

    摸黑回到自己的住处,他没点灯便又脱个光膀子上了炕,炕上铺的有席,在这六月里却只觉炕下像烧着火。

    他辗转反侧难成寐,一方面是因为闷热直冒汗,另一方面他还有心事儿。

    谭宅很静,今夜静得出奇,连谭老爷半夜里那咳嗽声也听不见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那是因为被光亮刺了眼,睁眼一看,窗外大亮,日头已老高了。

    突然,他想起了老爷子今早要他出门的事,他一骨碌翻身下了炕,一边穿衣裳,心里一边埋怨,埋怨自己睡得太死,也埋怨老爷子为什么不找个人来叫他一声。

    匆忙地穿好了衣裳,匆忙地洗了把脸,匆忙地开门走了出去,不错,日头是已老高了,上了墙头了。

    他没敢再耽搁,拔腿便往左行去,刚走两步,他停住了,四下望了望,凝神听了听,脸上泛起了诧异色。

    偌大一座“谭宅”仍然很静,静得出奇,除了院子里树上的阵阵鸟鸣外,别的什么也听不见。

    要在平常这时候,老爷子早就遛鸟回来在后院里忙着浇花了,今儿个是怎么回事儿,老爷子还没有回来,大爷、二爷又上那儿去了,难不成还没起来?

    站在那儿楞楞地想了一阵,谭秀迈步走向了老爷子的书房,这时候老爷子也许在书房里,不错,有可能。偶儿老爷子早上起来会练练字,老爷子平素最喜欢王右军的草隶,他老人家那一笔字,也有八分神似王右军,每年门上的春联都出自老爷子亲笔。

    书房到了,门儿半开着,谭秀站在门外轻咳了一声,叫了一声:“老爷子。”

    书房静悄悄地,没听见动静。

    谭秀又叫了一声,仍然没听见答应。

    老爷子不在书房里,那就是出去了还没有回来,怎么到了这般时候还不见回来,他打算出去迎迎去,脚下刚动,一眼瞥见书房地上有样东西直动,凝神一看,那是一本书,书页被风吹得直掀动。

    书怎么会掉在了地上,谭秀没多想,他只想着该进去把它拾起来放回桌子上去。

    于是,他推门走了进去,刚进门,他吓了一跳,眼角余光瞥见茶几旁椅子上坐着个人,忙转眼看去,他呆住了,是惊住了,吓呆了。

    茶几旁那张椅子上,坐着的谭老爷子,谭老爷子睁着一双者眼直挺挺地坐在那儿。两只手紧紧地抓着扶手,谭秀看得清楚,谭老爷子的十指深深地嵌进那坚硬而结实的木头里,地下还洒着木屑,谭老爷子的脸上,两片灰眉的正中央,有一个血洞,拇指般大小的血洞,血流了一脸,前襟上滴的也有,只是这时候已凝固了。

    猛可里,谭秀定过了神,他激灵一颤,转身奔出了书房,嘴里大叫着飞一般地奔向了院东。

    院东是大爷、二爷的住处,大爷跟二爷哥儿俩住在一间屋里,如今这间屋门也是虚掩着,谭秀撞开门奔了进去,刹时,他又楞住了,像被人兜头浇了盆冷水,又像九霄云里一跟头栽了下来。

    大爷、二爷,他那两位兄长横一个,竖一个地躺在地上,头颅破碎,面目全非,血流了一地,比谭老爷子死得还惨。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谁下的毒手?

    这时候谭秀没想那么多,他不会想的。

    定过神后,他又疯狂一般地奔出大爷二爷这间屋奔回了书房,进门便哭倒在老爷子脚下。

    他放声痛哭,一直哭到声嘶力竭。

    哭,哭有什么用,人死不能复生,哭能把老爷子哭活过来。

    良久,良久,他收了泪,住了声,慢慢爬了起来,就坐在老爷子的脚下,这时候看谭秀,他像变了一个人,脸煞白,眼通红,神态怕人。

    他就这么坐着,呆呆地坐着,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脑海里一片空白,没再掉一滴泪,没再出一声。

    日头上了中天,晌午了。

    谭宅仍然那么静,像死了一般,隔壁井宅也听不见动静,想必人家不知道隔壁出了事,没听见他的哭声。

    日头偏了西,谭秀有了动静,他由坐改成了跪,两眼发直,嘴里喃喃自语,谁也听不见他说的是什么。

    说了一阵之后,他低下了头,又爬在老爷子脚下哭了。

    半晌过后,谭秀站了起来,他有点站不稳,摇晃的走了出去,找了把铲子,在后院几棵大树下挖了三个坑,挖好了坑他丢了铲子又走回书房,他打算先埋老爷子。

    谭老爷子那双手陷进木头里,抓得很紧,谭秀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谭老爷子一双手搿开了,当他搿开谭老爷子那只右手时,突然从谭老爷子那只右手里掉下了一样东西,那东西掉在方砖地上还“当!”地一声。

    谭秀一怔,凝目一看,那东西明晃晃地挺亮,他忙蹲身拾起了那东西,托在手里再一看,那是一枚制钱。

    制钱是制钱,可是一般制钱是铜的,这枚制钱竟然是百练精钢,而且擦得雪亮,边儿锋利能割破人的手,比刀还快,那四个字跟一般制钱上的字一样。

    谭秀不是好手,会的不多,可是从小跟着谭老爷子长大,耳濡目染,他知道的却不比一般会武的江湖人少。

    他立即认出这是一枚暗器,一种专门破穴,破横练的暗器,这种暗器不多见,便听也没听说过几个人会使。

    这暗器绝不是谭家的,谭秀他从没见过老爷子用过这个,甚至于根本就没听见过谭老爷子用过暗器,谭老爷子也根本不屑用暗器。

    那么这是谁的,怎会落在谭老爷子手里?

    谭秀手托着那枚铜钱出了一会儿神,然后把那枚铜钱揣进了怀里。

    藏好了那枚铜钱,他俯身抱起谭老爷子走了出去,先埋谭老爷子,然后是大爷、二爷,没多久,那几棵大树下添了三座新坟,隆起了三坯黄土。

    匆忙间没办法立碑,拿木头刻谭秀他也不会,他只有把这三座坟记在了心里,记清楚那座坟是谁的。

    营好了坟,他默默地跪下又流了一阵子泪,那泪已经带来了点红色,想必,泪已尽,血已出。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祸事来得太突然,太突然了,突然得使任何人都禁受不住。

    他跟谭老爷子一家三口,住在这“大明湖”旁有不少年了,以往的日子虽说枯寂了些,可是一直很平静,这,就连济南府的人也不会否认,为什么今天突然降下这凶事来,一点征兆没有,一点迹象不露。

    谭秀呆呆地站在三座新坟前,在这时候他才开始想这些问题。

    蓦地里,他脑海里泛起了昨夜的一幕,想起了老爷把他召进书房的事,想起了老爷子的交待,想起了老爷子的话。

    老爷子让他出远门,越快越好,莫非这就是征兆?

    老爷子把他的身世概略地告诉了他,这有点突然,也似乎用不着对他说这些,莫非这就是征兆。

    突然,他明白了,老爷子是事先知道有这灾祸,所以把他支开,派他出远门,那是不愿把他牵连在内,让他置身事外,免他受害,老爷子所以这么做的唯一理由,是他不是谭家的人,不是谭老爷子的亲生儿子。

    老爷子让他今天一早就走,他还没出门祸事就降临了,惨剧就发生了,他怎么会没被害,成为谭家四口的唯一幸存者?

    那是因为祸事不是发生在今早,而是发生在昨夜,可巧昨夜他被隔壁的井家三姑娘找出去了,因之他得以置身事外,未遭毒手,成了谭家四口的唯一幸存者。

    谭老爷子是他的恩人,井家三姑娘井兰无意中救了他一命,也算是他的恩人。

    谭老爷子既然预知祸事将降,既然要他今天一早出门,为什么惨剧发生在昨夜,显而易见的,那是祸事提早降临了,而偏偏井三姑娘昨夜就把他约了出去,这不能不算巧。想到这儿,他突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他立即快步回到书房,到了书房拉开抽屉一看,他为之呆了一呆。

    谭老爷子昨晚上拿出来要交给他而未交给他的那另一具革囊不见了,他明明看见老爷子是把它放回这个抽屉里的。接着,他又拉开了另几个抽屉,没有,就是没有,他找遍了书桌也没见着另一具革囊。

    莫非谭老爷子把它带在了身上。莫非那具革囊让人拿了去。这,他一时无法下断。

    他从书房又回到了三座新坟前,他想挖开谭老爷子的那座坟,在谭老爷子身上找找看,但是他没那么做,他不忍,人死入土为安,他不忍再动谭老爷子的遗体,他也不忍再见谭老爷子那死时悲惨的遗容。

    天,渐渐地黑了,蓦霭低垂,又是昏暗一片,偌大一片谭宅里,就剩下他伴着三坯黄土,三座新坟。

    风过后,满院林木沙沙作响,这气氛,很悲惨,很凄凉,也有点怕人。

    一夜之间遭此横祸,遭此巨变,谭秀不觉得怕,他只觉得悲痛,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今后……

    廿年前,他是个孤儿,廿年后的今天,他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今后他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

    今后?他要面对谭宅以外的世界。

    今后,他要靠他自己。

    突然,他想起了井三姑娘井兰的话,井兰临走前勉励他的话。那些话恰好派上了用扬。他那发直,呆痴的目光从三座高积新坟,越过树梢,越过那道墙,投向了井家。

    “井宅”跟如今的“谭宅”一般,静得像死了一般,没有动静,不见上腾的灯光,跟昨夜的情景截然不同。

    他知道,“井宅”已然是人去宅空,搬走了,这没有什么,三姑娘井兰昨晚上就告诉他要搬家的。

    真的,两座大院落,“谭”、“井”两家,如今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孤零零的……

    天又亮了,在晨曦中,谭秀出了“谭宅”的大门,肩上背了个小包袱,脸色仍那么白,两眼仍那么红,神情还带着疲累与憔悴,不过一天一夜工夫,他似乎瘦了不少,像变了个人。

    往左看了看,不错,“井宅”那两扇大门落了锁,好大的一个锁,台阶下只有几片树叶在秋风里滚动。

    两座大院落,“济南府”妇孺皆知的两个大院落,一夜之间只剩了一个人,如今连这仅剩的一个人也走了,从今天起就要空了,就要废了,谁知道会空多久,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谭秀没去想它,这时候他没心情想这些,他没有眼泪了,只有忍着悲痛离开了“谭宅”,离开了这他住了多年的家。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正应了井三姑娘的话,从现在起,他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从现在起,他要昂首阔步,挺直脊梁骨面对这“谭宅”以外的世界。

    投奔谁?谭老爷子生前少跟人来往,没听见他说什么朋友,没处投奔。

    上哪儿去,谭秀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手放在胸前,手指头捏着一样东西,那是藏在他怀里的那枚制钱。

    就是这枚制钱害了他的亲人,毁了他的家,使他又成为一个孤零零,无亲无故,无依无靠的孤儿。

    突然,他手指头上又碰上了一样东西,那是谭老爷子给他的那具革囊,谭老爷子说革囊里有一卷东西,凭着这卷东西他也许能找到他的亲人,明了他的身世。

    他停了步,抬眼望了望,他如今站在前天晚上跟井三姑娘并坐谈心处的“历下亭”附近,天已大亮了,这“大明湖”一带已经有了来来往往的游人。

    探进怀里的手又抽了出来,他迈步走向“历下亭”,他想进“历下亭”里看那卷东西去。

    才走了两步,又觉不妥,“历下亭”是“大明湖”最有名的胜迹,进出的游客必然多,到那儿去还不如站在路上看,于是,他折向了东。

    他走没多久,到了一座小庙前,他也没看那是什么庙便迈步进了庙门,进庙看看,四下没一个人,听听也不见什么动静,这他才放心地探怀取出了那具革囊。

    解开了革囊口那根线绳,他从革囊里抽出一卷东西,那是一卷皮,不知道是羊皮还是牛皮,那卷只有巴掌大,很柔,柔得跟绵帛一样,皮面很光滑,似乎是经过精工泡制,多年磨擦。

    摊开这巴掌大的皮,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迹,字迹很乱,也很潦草,而且是沾血写的,也许是由于年代过久,那些字迹都馍糊不清了,不过还能看得出那是什么字。

    那些字迹写的是:“此子姓李,望善心人善加抚养。”

    就这么几字,别的什么都没有,不,那块皮的左下角还有个烙印,烙印不是字,而是像印一样的方方一块,中间三横一竖,像个“王”字。

    再看那块皮,并不是整齐的一块,像是从哪儿割下来的,字迹乱而潦草,也似乎显示写这字的人当时一定很匆忙。

    就这么一块皮,就这么几个字,就这么一个烙印,别的什么都没有。

    想凭这块皮,这几个字,这个烙印去找自己的亲人,明了自己的身世,人海茫茫,宇内辽阔,谈何容易?

    谭秀有点失望,心情也多沉重了一分,他的目光从那块皮上移开,抬起,突然他的目光凝住了。

    他目光凝注处,是大殿里的那耸神像,神像赤面美髯,蚕眉凤目,威武异样,身后,关平捧印,周仓把刀,赫然是汉寿亭侯神像,敢情这是“关帝庙”。

    谭秀脸上掠过了一丝异容,卷好那块皮,收拾革囊,双膝跪地落在尘埃,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抬眼望着关帝神像,嘴唇一阵翕动,听不见他说些什么,只见他脸上一片虔诚。

    祷告完毕,他又磕了三个头,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适时,一阵急促步履声如飞而至,人影一闪,一个人跑进了“关帝庙”,谭秀看得清楚,那是个十八九的少年,长得很清秀,衣着也不差,很像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

    谭秀看见了他,他也看见了谭秀,大概他没想到庙里有人,猛然一惊,脚下停了一停,然后就像躲什么似的晃身就往里头跑。

    谭秀大感诧异,当然,他不便问,更不便拦,只有诧异地望着那清秀少年从他跟前跑过去。

    那清秀少年刚从他跟前跑过去,突然停步转过了身,窘迫间勉强地笑了笑道:“这位大哥帮个忙,要是有人来这儿找,你可别说看见过我。”

    话落,挺头又跑了进去。

    谭秀为之呆了一呆,心想:“我哪那么好事,我自己的事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心里这么想着,脚下就要往外走。

    只听里头传来那清秀少年轻而急的话声:“喂,这位大哥,你能不能等一下再出去。”

    谭秀听得又一怔,心想:这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竟不让我走……

    心里虽然有点不愿意,可是脚下却不由停了下来。

    随听那清秀少年又道:“谢谢你这位大哥,你帮我一个忙,随后我会好好谢你的。”

    谭秀站在那儿没动,等了好一会儿没见有人进“关帝庙”来,却见那清秀少年蹑手蹑脚地从里头走了出来,他先躲在门边朝外看了看,然后走回来冲谭秀咧嘴一笑道:“这回可没能逮住我,谢谢你这位大哥了。”

    说着还冲谭秀拱了拱手。

    谭秀也忙朝他拱了拱手,道:“别客气。”他有心问问是怎么回事,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妥,遂住口不言。

    那清秀少年似乎很机灵,他冲谭秀一笑道:“这位大哥你可别误会,我既不是偷,也不是抢,刚才在后头赶我的,是我家的下人。”

    下人!这清秀少年是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是不会错了。

    谭秀一摇头道:“你也别误会,我只是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那清秀少年迟疑了一下看了谭秀肩上的小包袱一眼,道:“你这位大哥不是本地人么?”

    谭秀摇了摇头道:“不是的。”

    那清秀少年神色一松,道:“那就不要紧了……”

    顿了顿接道:“是这样的,我要去学武去,我爹却请了个西席逼我念捞什子书,我一看见书本子就头大,上回跑出来了一回让他们逮了回去,把我关在书房里,找两个下人看着我,罚我背十篇书,这可要了我的命,还不如杀了我呢……”

    似乎也觉得这话说得没出息,不好意思地笑笑接道:“我知道我背不出来,连半篇也背不出来,我也知道我不是块读书材料,我只想学武闯江湖去,所以趁他们没留意我又跑了出来,这回总算没让他们逮着,谢谢你这位大哥了。”

    敢情是这么回事,眼前这位是个一心向往江湖,不想读书想学武的公子哥儿,谭秀明白了,他没好说什么,他只微一摇头道:“我也没能帮上忙……”

    接着随口问了一句:“你要上哪儿学武去?”

    那清秀少年理直气壮地道:“泰山啊。”

    谭秀一怔,道:“泰山?”

    “是啊!”那清秀少年道:“上哪儿学武都不如上‘泰山’去,你不知道么,‘泰山’‘玉皇观’里住着个道土,他是个剑仙……”

    谭秀道:“怎么,‘泰山’‘玉皇观’里住着个道士是剑仙?”

    “是啊!”那清秀少年道:“那道士本领大着呢,能在百丈以内放飞剑杀人,听说‘玉皇观’里原先不干净,时常闹邪闹鬼的,自那道士住进去后邪也没了,鬼也没了,有人说那道士的一柄宝剑能避邪,还有人每天夜里看见‘玉皇顶’有一道白光在天上窜来窜去的,那就是那道士趁夜深入静的时候练飞剑呢。”

    谭秀听了这话,心里就嘀咕上了,他只听老爷子说过,一个武学到了巅峰的人,他能够身剑合一,驭剑伤人,他可没听老爷子提过什么剑仙,他心想也许‘玉皇顶’住着个修为高深的全真道士,却未必是什么剑仙,所谓闹邪闹鬼,宝剑避邪,那更是好事的喧染夸大,添油加醋胡说八道,当下他摇了摇头道:“我没听说过。”

    这句话听得那清秀少年瞪了眼,那脸上的神情毫不掩饰地显示出他觉得谭秀太以孤陋寡闻,旋即他摇了头:“那难怪,你不是本地人嘛。”

    谭秀这:“怎么,难不成本地人都知道。”

    清秀少年“哈!”地一声道:“本地人谁不知道?‘济南府’里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有不少人跑上‘玉皇顶’求剑仙学武呢!”

    看他那说话神情,这事应该不假。

    谭秀“哦”地一声,没说话。

    清秀少年突然问了一句:“你贵姓啊!”

    谭秀道“”我……我姓李。“

    清秀少年微一点头道:“我记住了,将来我学了一身本领会到江湖上去找你谢你去,我要走了……”

    从怀里摸出一样东西,拉过谭秀的手往谭秀手里一塞,道:“这个算我现在谢你的。”扭头快步向外走去。

    谭秀摊开一看,不由一怔,那东西不是别的,赫然竟是一块金子,这清秀少年出手好阔绰,好大方,的的确确是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别说他没帮上忙,就是帮上了忙也不能收这个。

    谭秀定了定神,抬手要叫,谁知道就在这一转眼工夫庙门口那条路上已经没了那清秀少年的影子。

    谭秀一急,连忙赶了出去,出庙门再一看,有人,到处是人,到处是游“大明湖”的人,谁知道哪一个是那清秀少年?谭秀握着那块金子收不是,丢也不是,好作难,直皱眉。

    蓦地,一个意念掠上脑际,他心想:我不管什么剑仙不剑仙,“玉皇顶”住着一个有本领,有能耐的人应该是不会错的,清秀少年离家学武去了,我这个没有家,没有亲人又急需学武的人,为什么不也上“玉皇顶”碰碰运气去!

    武侠屋扫描武侠屋独家连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