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01章  朱允熞:就学学老朱,让这些人再次搬起石砸自己脚?

    皇帝勤政就能将国家治理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勤政并不一定能将国家治理好。

    历史有很多十分勤奋的皇帝,却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

    在朱允熞看来,老朱现在这种模式,不可能永远坚持下去。

    原因很简单,谁也不可能一辈子永远007工作的。

    时间久了,任何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故而,历史上老朱死后,立即就遭到了反弹。

    现在的模式,很快就废除了。

    内阁制度兴起,皇帝不仅将票拟的权力下放给内阁,就连批红,也交给司礼监办了。

    这当然不好。

    也是大明东林党兴起了一个重要根源之一。

    上呈内阁的奏章基本上内容全部公开化(在朝堂上公开),毫无秘密可言。

    任何一个文官上了什么奏章,顷刻间便会传遍朝堂。

    名义上仅有的一点保密制度,因为奏章要经手很多人,实质上等同于无。

    无论是负责票拟的内阁,还是接收奏章的通政司,或者负责批红司礼监,也从来没有谁因为泄露奏章内容而受到惩处。

    事实上,内阁和通政司,还经常故意将一部分奏章内容提前泄密。

    本来应该批阅之后,才能刊登到邸报上的内容(原本可以根据需要不刊登,却无法阻止泄密),在上奏章的时候,就传之于朝堂,以造声势。

    这样一来,文官们为了博取“直言敢谏”的美名,上的奏章就一个比一个夸张,一个比一个肆无忌惮。

    而皇帝批阅这些奏章,反而受到诸多限制。

    因为批阅之后的内容,也是全部公开的。

    这些文臣看到批阅之后,若是不合其心意,就会驳回来。

    然后大家一起上奏章,劝谏皇帝。

    对皇帝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在事实上限制了皇权,也限制了皇帝的施政空间。

    明朝后期的皇帝,将票拟的权力下放内阁,批红的权力下放司礼监,除了实在处理不了如此之多的奏章之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果皇帝亲批,那就到处都是“错误”,到处都能被人挑出“毛病”。

    毕竟,这些文官都用“放大镜”看。

    皇帝每天批阅那么多奏章,鸡蛋里面总能挑出骨头来。

    但交给内阁,那就是他们自己人,票拟的结果,若他们不满,也是与内阁斗,与司礼监斗。

    皇帝可以坐山观虎斗,平衡朝堂各方势力,借以牢牢掌权。

    站在掌控权力的角度,这一个办法不能说不高明。

    但这样做的结果,也必然导致朝堂官员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权力斗争上,而无心真正的政事。

    明朝后期朝堂上党派林立,权争不断,固然与东林党有极大的关系。

    但也正是这种制度,给了他们发展发育的土壤,才会形成那样的局面。

    想要改变,就只能从源头抓起,不给他们成长的土壤。

    后世的制度,当然不同直接用于这个时代。

    毕竟,生产力水平不一样,科技文明不一样。

    制度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科技工具基础上的。

    尽管如此,很多东西,经过一定的改良和变通之后,就能运用。

    治大国若烹小鲜。

    后世科技文明的时代,其社会治理,比这个时代的大明又何止复杂一万倍!

    若是最高统治者也像老朱这样去批阅,亲力亲为处理所有事情的话,一万个分身也不够用的。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

    因为分权治理,各司其政。

    最高统治者只要总揽大权就行了。

    当然,也需要一整套复杂的制度来维持。

    对此,朱允熞心中已经有了不少想法。

    但是,老朱特意废除丞相制度,不许后世的皇帝再设丞相。

    实际上就是告诫他们,不能假手于人,处理朝政。

    虽然历史上,后世的大明皇帝根本不听这个“祖训”。

    但是,现在老朱还活着,他还只是储君。

    要说服老朱改变,又谈何容易?

    而且,满朝的文官集团,也决不会同意。

    毕竟,他是从制度上,从根本上,斩断文官执政的根。

    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变成办事人员,再也不能在朝堂上兴风作浪。

    文官们怎么可能同意呢?

    若他是皇帝,或许还可以强制推行,但他现在还不是。

    老朱本来就不想这样,再加上满朝大臣都反对。

    那不用想了,肯定是没戏。

    朱允熞思索着,要让文官们同意,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老朱可以让这些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也可以有样学样,再用一次。

    就让他们来争,让他再搬一次石,再砸一次自己的脚。

    想到这里,朱允熞开口。

    “本宫今日第一次处理政务,诸多不熟,还须请教朝堂上各位大臣,来人,召诸位大臣觐见。”

    皇太孙第一次监国理政,肯定是要咨询大臣的。

    这些大臣也早就在外面候着了。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朱允熞不是一个一个召进去询问,而是让他们一起觐见。

    “参见太孙殿下。”

    官员们鱼贯而入,恭敬行礼。

    朱允熞坐在上方,宽大的椅子,与他小小的身躯极度不匹配,稚嫩的面容更增添的这种感觉。

    但经历一连串的事情之后,下方的官员,再也不敢以看一名七岁小孩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