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仙门小师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明,祭祖。

    金吾镇,斜风细雨。

    行人神色匆匆,执青伞,挎竹篮;篮子里,纸钱,信笺堆满,是哀思,是断魂,是离愁。

    长街上,一名十几少年穿着草鞋,背着竹篓,拄着青竹在中央观望。

    “哎呀,此情此景要吟诗一首!”

    柳少昊轻点竹杖,竟真的吟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好诗,意境悠远,可表今日了!”

    远处,一名书童扎着两个咎子,担着两卷书跑到柳少昊身旁,气喘如牛,道:“少昊,你考虑的怎样了,白先生想要收你做弟子可是天大的荣幸!”

    柳少昊回首白了书童一眼,自顾道:“我欲将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小雨如酥,柳少昊拄着青竹走了,书童担着两卷书喊道:“少昊,你真是文君转世,此两句诗是对白先生的回复吧!”

    长街上,柳少昊背着竹篓,背对着白马书院的书童摆了摆手,书童失落,雨水打湿了两担卷书,才恍然回身,急道:“哎呀,这下要遭先生训斥了!”

    书童再看时,小鱼滴答,柳少昊已经走远了。

    金吾镇,愿池旁有紫竹海。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愿池,传说有仙子沐浴于池水,后生青莲,妖妖不折;竹海,传闻有大士稳坐愿池,离去后紫竹生生不息。

    柳少昊背着竹篓来到愿池,手掌深入怀中摸索出一枚铜币丢进愿池,他双手合十,在默念心中所想,待念完之后,少年抬头身子却是一个趔些;白袍白靴白伞,愿池旁站了一位丰神如玉的中年男子,正盯着他笑而不语。

    “见过白先生了!”柳少昊恭敬行礼,左手抱阳右手回阴,行君子之礼。

    白先生回礼,步伐稳健,一步一步走到柳少昊的身旁,轻声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愿池旁,柳少昊听后无奈,试探道:“先生只是为诗而来?”

    白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站在柳少昊对面如同一块羊脂白玉,散发着氤氲正气。

    “是也不是,我想听一听少昊的下半句诗!”白先生笑了,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一丝精气,是一种动荡,如古井坠入鸿毛浮起的点点涟漪。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柳少昊说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先生呢喃,一遍接着一遍,魔障了一般,柳少昊偷偷瞄了一眼白先生,白先生也在看他,二人对视,柳少昊觉得自己有些酥软昏昏欲睡。

    愿池,青莲妖妖,酥雨打在荷叶上,水上,一圈圈涟漪荡漾,时而为圆时而为线;徐风潺潺,青莲摇摆,带过一丝舒神的清香。

    “清明,好诗!”

    白先生左手执着白伞,右手打了一个响指,对面,一个背着竹篓的少年打了一个哆嗦,看到白先生时,少年一个趔些,却是没有失礼数,左手抱阳右手抱阴行君子之礼。

    “见过白先生了!”

    “见过少昊了!”白先生丰神如玉,与柳少昊还礼,道:“方才小童回白马书院禀告我,少昊又作了一首诗,可流传百世,讲的是今日事今日景!”

    柳少昊无奈,试探道:“所以白先生是为诗而来?”

    白先生摇头,笑道:“少昊不要太自大了,看我对的下半首诗是否工整!”说罢吟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蹬蹬蹬~

    柳少昊后退三步,伸手指向白先生,后又觉得不妥,把手放下,结结巴巴道:“先...生...先生好...文采啊.....”

    白先生大笑三声,道:“少昊,不如为此诗取名《清明》如何?”

    “好...好....此情此景正是《清明》........”柳少昊背着竹篓,穿着蓑衣,心中发慌。

    愿池,白先生转身,一手执伞一手负于背后,笑看愿池青莲,眸光飞动间眺望远方一座青峰,忽而又转向一面红云断崖,眉毛微挑,轻声道:“少昊来金吾镇多久了!”

    柳少昊稳住心神,瞥了一眼白先生的背影,道:“十年整了!”

    “哦,十年了!”白先生声音平澹,观雨,观池,观青莲,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啊!”

    噗通,柳少昊直接跪倒了地上,目光呆滞,眸中有泪。

    白先生回首,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再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够了......”柳少昊坐在泥水地上抱着脑袋痛苦的嘶吼,白先生不顾他,接连道: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