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汉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撰写百官公卿表第七。凡篇籍所记载的人名,都广泛搜集,贯通古今上下,大概分出名号,分排次序。撰写古今人表第八。

    一切事物的本源,其数量都从一开始,黄钟律管所生之气,制作计量的最小单位秒和忽,都不例外。八音七始,五声六律,度量权衡,历法计算的数据,都出白“一”这个数字。官府失去标准,学术逐渐衰退。历法也分为六派,不同的时代使用不同的历法,可谓观察得十分细致了。于是撰写了律历志第一。

    上效法天象,下取法池泽之形,春雷震震,都是先王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并据此制订了礼乐。后来礼乐遭到破坏,郑、卫之地流行靡靡之音,王室风气败坏,下民效仿成俗,到处流行,世风混乱。保存礼乐的纲要,以整理旧文。于是撰写礼乐志第二。

    雷电一齐到来,上天显示出威严和震怒,制作五刑,就是效法这种威严,威严辅助恩德,刑罚也是协助教化。春秋末期不详审用刑的道理,背离德教根本,而争先使用刑罚作为辅助手段,吴起、孙子诡诈,申不害、商鞅使用酷刑。汉朝有九章法律,太宗废除肉刑。轻重差别,历代都有确定的章法。撰写刑法志第三。

    最初的百姓,把食品货物列在首位。分出田野中的房屋和井田,确定了人们的土地,交纳十分之一的贡赋,百姓富裕,王者尊贵。商人的享用得到满足,有无得到交换,货币从龟、贝开始,直到现在的五铢钱币。列举古今农业、商业及手工业,考察历代富足和拮据的经验教训。于是撰写了食货志第四。

    过去在上圣时代,供奉百神,祭祀天地,望祭山川众神,美德流传到远方,取得长久的丰收年景。衰败年代,滥行祭祀,轻信巫术骗人之士,大夫也开始游泰山祭祀,侯伯越级祭祀五帝祠,狂妄之徒,乘机而起。考察古今,正确记载祭祀活动的始末。撰写郊祀志第五。

    光芒照耀的天空,悬挂着各种显著的星象,曰月光辉四射,星辰垂挂着精气之光。其中的百官有其命的法则,宫室也交错而成,降应在王政上,如影随形。夏、商、周三代之后,事情纷繁芜杂,举出占b应验的事例,观察旧物考求新事。撰写了天文志第六。

    上天将河图授予伏羲,将洛书赐给大禹,八卦排成序列,九条治国法则得以记载。世世代代奉为至宝,光辉照耀到文王、武王, 春秋中的占验,凶兆已经举出。告诉过去预知未来,王事得以明了。于是撰写五行志第七。

    坤卦表示出地势,好坏分为九等,从过去的黄帝、唐尧,治理许多国家,和协东西,综理南北。三代时有所增减,到了秦、汉,削为五等,建立了郡县制度。略述山川i形势,表明地理区划。于是撰写了地理志第八。

    夏禹乘四种交通工具,去各地疏导百川。祇有黄河最难治理,灾害殃及后代。黄河在商代枯竭、周朝改道,秦国决河南岸,自此至汉,北面黄河八条支流消失。汉文帝堵塞酸枣县河道,武帝在黄河决口处作瓠子之歌,成帝时黄河有治平之年,不久便大水横流。及至修治沟渠,河水便能利国富民。于是撰写沟洫志第九。

    虑羲画八卦,后来产生文字,虞、夏、商、周历代王朝相继兴盛,孔子编纂其业绩,整理尚书删定诗经,编辑周礼,订正乐经、易经,依据鲁史撰写春秋,为帝王确立行为准则。六种经学完成之后,遭遇乱世不能得以弘扬,百家之说纷纭,诸子之学兴起。秦皇焚毁百家学说,汉朝修补了这个缺陷,刘向掌管典籍,区分出九大流派。于是编撰出群书目录,概述百家源流,成就了宏图伟业。撰述艺文志第十。

    国君倨傲无理,对百姓施行暴力,衹能逼百姓起而造**,陈胜、吴广起如猛火疾风,项梁、项籍起如烈焰飞扬。声势浩大如燎原烈火,项羽于是火烧咸阳,主宰中原,发号令封王立侯,杀子婴废怀王,因欺诈暴虐而灭亡。撰述陈胜项籍传第一篇。

    张耳、陈余之交,如同父子一般,携手逃避暴秦,振翼齐飞。得势后据国争权,反而像虎狼一样相互吞食,张耳听从甘公建议,归汉作了藩王辅臣。撰写张耳陈余传第二。

    三支余孽复生,根本已经朽壤,枯杨开花,而为时不久!田横虽有雄才,处于海中孤岛,归降行至尸乡,藉沐浴之机而自杀,让人献上人头以示称臣,门客仰慕之至,死于田横墓旁。其义气胜遇黄鸟篇中的秦穆公。撰述了魏豹田儋韩信传第三。

    韩信是个食不饱腹之徒,英布是一名黥面犯人,彭越也是一个惯于盗窃之辈,吴芮不过是主管江、湖一带的县令。风云际会,四人一变而成为侯王,夺取了齐、楚地区,占领了淮南、梁地。卢绾和高祖同乡,为漠室镇守北疆,品德浅薄而地位尊崇,无福遭殃。吴芮能保持忠实诚信,后世得以长期承袭其位。撰写了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刘买勤劳从军,为汉室镇守淮、楚地区。刘泽封为琅邪王,靠劝说吕后封诸吕为王而取得王位。刘濞受封为吴王,封地超过了制度规定,虽然镇守东南,受到告诫不得谋反,但最终还是受到刀斧的惩罚。撰写了荆燕吴传第五。

    高祖之父刘太公有四子:长子早夭,次子封王于代国,刘脖被封为楚元王。刘戊荒淫妩德,平陆侯刘礼还能继承其父辈之业。供职于京师,世守宗正之官,为王室勤劳奉公,后人刘德封为阳城侯。刘向博学,经历元、成、哀三世而功成名就。撰写楚元王传第六。

    季氏的冤屈,毁坏了自己名誉,陈述上将过错,使议政大臣震惊。乐布不畏死罪去哭悼被杀的彭越,田叔甘愿随趟王去殉葬,品德在危难中显现,情谊感动了圣明的君主。乐布相继在燕、齐为官,田叔也曾任鲁相,百姓感念他们的政绩,有人在田叔死后送金,有人在乐布生时立祭祀之社。撰写季布乐布田叔传第七。

    高祖有八子,二子为帝六子为王。三位赵王无罪被杀,淮南厉王自灭,燕灵王无人继任,衹有齐悼惠王一支昌盛。采食东方土地,从泰山到大海,后代支派分封为王,前后共有九子。其中六国诛灭,正支的齐王无人继位。城阳王、济北王后来承继国土。威武的景王,匡扶汉室江山建立功绩。撰写了高五王传第八。

    真是元勋啊,占据汉中推荐韩信,镇守关中,供给军粮兵员,兴建京都营造皇宫。制订法律制度。平阳侯守静无为,承继旧制不加变更,百姓加以歌颂,育成纯朴品德。汉朝受尊崇的大臣,就是相国。撰写萧何曹参传第九。

    留侯张良袭击秦始皇,后来成了汉王:心腹,献计智取武关,解除鸿门之危。劝汉王承认韩信为齐王,又建议销毁封王所用印信,用计调遣彭越、韩信如期参加垓下会战;为吕后献策招请商山四老,稳定了太子地位。陈平纷忙,归汉王之后得以安定,献离间计使范增毙命项羽败亡,施奇计使匈奴撤走了包围平城的兵马,伪游云梦之计又使韩信被擒,六出奇计,使我汉室摆脱了灾难。安国侯王陵敢于面折廷诤,谏阻吕氏为王,最后不得不辞官回乡闭门谢客。绛侯周勃武勇,诛杀诸吕,迎立文帝。周亚夫坚守气节,平定吴楚七国叛乱建立功勋。撰写了张陈王周传第十。

    舞阳侯樊啥操刀屠狗为业,滕公驾车养马,颖阴侯贩卖丝帛,曲周侯郦商平庸之人,追随高祖依附吕后,都受封为侯,步入天路。撰写了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

    北平侯樊噜以记载古事,任秦朝柱下史,编定汉朝历法制度,调正音律。建平侯性情耿直,敢于触犯皇上尊严,不按皇上脸色行事;广阿侯任敖勤勉奉公,因有救吕后的大恩得以采邑封赏。故安侯廉洁奉公,责备邓通怠慢无礼,请求诛杀晁错,多灾多难的大臣,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撰写张周趟任申屠传第十二。

    郦食其任乡里监门之官,初见汉王,因刘邦不以礼相待,故长揖而不拜,献策夺取陈留,进取敖仓,占据要塞控制渡el,奠定了帝王基业。陆买为使臣,使百越族前来汉朝称臣,从容献策,劝说高祖博施文采。刘敬是服劳役之徒,献策迁都长安,则内巩固关中,对外与匈奴和好。叔孙通官任奉常,能够依据时代潮流,收敛兵器,创制礼仪。有智有谋之士,都应在朝奉命任职。撰郦陆朱娄叔孙传第十三。

    淮南王狂妄越权,结果二子遭受祸殃。刘安巧于言论而办事邪佞,刘赐愚顽而荒唐,敢于作乱,父子二世频频败亡。撰写淮南衡山济北传第十四。

    蒯通一句话,三雄同时败亡,使鄘食其遭烹杀,鼓动韩信叛漠,使田横颠沛流亡。伍被自首谋反被捕,反而被杀害,祸及父母。江充、息夫躬谗言无限,扰乱汉家大业。撰写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万石君温和恭敬,幼年时感动高祖,子孙安宜,和睦舒适,石庆相齐,不发号令百姓便闻风而动。卫绾、直不疑、周仁、张驱,善良而谨言慎行。撰写了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孝文帝的三个儿子被封为王,代孝王、梁孝王、梁怀王,怀王坠马而死没有后继之人,梁孝王深受宠爱。在家裹孝王是景帝同母的弟弟,对外抗击吴、楚叛军,依仗宠爱夸耀功劳,权欲与享受都超越了本分,思想已经糊涂,牛生怪胎预示了凶祸。文帝实行亲近亲属之道,分梁国为五个小的封国,其中没有恩德可言的,四支绝后不传。撰写了文三王传第十七。

    买谊文才出众,年二十岁进入朝廷。遇到圣明的文帝,屡次上书,陈说暴秦灭亡的教训,论述夏、商、周三代兴盛的原因。建设保卫中央的藩篱,以便加强对国土的守卫,吴、楚联合七国叛乱,也多靠买谊出谋。撰写贾谊传第十八。

    袁盎慷慨陈辞,急切上疏献策,执辔阻拦文帝飞驰山陵,制止帝后与姬妃同席而坐,讲明存亡成败的道理。晁错的细微之才,智小而图谋很大,祸殃有如弩箭速发而至,先于吴楚叛军受到灾祸。撰述袁盎晁错传第十九。

    张释之掌刑狱,国法得以持平。冯唐为魏尚争辩评功,增加了君主的明智。汲黯刚正不阿,正义之心显于外表,下面淮南王谋反还怕他直谏,上面武帝不整齐衣冠就不敢接见汲黯。郑庄推荐贤臣,对漠室有功。撰写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光荣或者耻辱,在于掌握枢机,白下激励君主,衹有品行端正的人才能办到。依赖忠实正直,正人君子实行。撰写了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魏其侯沾沾自喜,崇尚气节喜好声名,灌夫自夸勇武,武安侯田纷骄横不羁,凶性相使,自成祸败。韩安国伤足,王恢首议发兵,前者似是天命造成,后者近是人为之过。撰写了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景帝之子封为十三王,承接了文帝恩德的赐福。鲁恭王喜好修建宫室馆舍,江都王轻捷健壮;赵敬王邪僻狂妄,中山王时常酗酒;长沙王沉默寡言,广川王寂然无声;胶东王昏昧不清,常山王骄横满盈。四个王国绝后无嗣,河问王贤明,修订礼乐,是汉家推崇的英才。撰写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二。

    李广谦躬谨慎,深得战士之心,射箭竟能穿石,威震北部邻国匈奴,身经七十余战,终于死于军中。李敢怨恨卫青,死于霍去病箭下。李陵战败后不能自裁,辱没了李氏宗族。苏武伸张气节,不负王命。撰写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长平侯卫青威武异常,可谓上将之首,他讨伐匈奴,扩展汉朝北部疆域,汉朝的军队七次北征,行军队伍从容有度,合围单于,北登阗颜山。骠骑将军勇冠全军,猛烈如暴风,六次长驱进攻匈奴,有如雷震电击,战马抵达翰海,将士登临狼居山,西窥大河,设郡直到祁连山地段。撰写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董仲舒治学严谨,两次入相诸侯,修养身心国家得以治理,辞官不做,下帷讲学,论道著述,直言对策,为一世宗儒。撰写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文章艳丽而少实用,子虚乌有之赋,寓言文辞华丽,全篇寄托着对天子诸侯的讽谏,文章见多识广,博览万物,文采颇为可观,辞藻之富丽可为一代宗师,诗赋颂歌也堪称一世之首。撰写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

    平津侯公孙弘明察秋毫,晚年跻身金门,受封爵位之后,以私俸供养贤人,穿布衣吃粗食,节俭费用约束自身。 卜式耕种放牧,追求自己的志向,忠诚之心感悟明君,封赏爵位又任官职。倪生勤勉,束发为髻,就教研兴修学问,同列名臣之位,参与辅佐朝政。撰写公孙弘卜式倪宽传第二十八。

    张汤性情通达,做官办事,深受天子宠爱,总是废寝忘食地工作,虽然已经成为受宠官员,也会被罗织上罪名。张安世生性温良,德行深厚,子孙承继业绩,保全家国。撰写张汤传第二十九。

    杜周治狱执法,衹按天子的旨意,为世代所取用,幸而免遭灾祸。其子杜延年宽厚平和,位列名臣。其孙杜钦深谋远虑,出众超群。撰述杜周传第三十。

    博望侯张骞奉命出使,取得通使大夏的功劳,贰师将军率师出征,被匈奴俘杀取血祭祀。不畏死亡反而能存活受封为侯,贪生怕死降敌终招杀身之祸。撰写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啊!史官司马迁,无罪而受牵连以致身遭酷刑,在幽禁之中发奋着史,思考精深,综合百家言论,贯通古今史事,撰述成一家之言,宗旨深明。于是撰写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孝武帝六子,昭帝、齐王没有子嗣。燕剌王谋反被杀,广陵王犯诅咒罪而自尽。昌邑王短命,其子刘贺失去承继帝位的机会。戾太子身遭不幸,宣帝继承了帝位。撰写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武帝威枧天下,深怀急功近利的欲望,文治武功并举,旨在开拓四方。严助、主父偃、淮南王刘安,依各自的品德,不能自爱其身,而善于替国家出谋划策。撰写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买传第三十四。

    东方朔善于言词,擅长诙谐取笑歌舞戏耍,讽劝阻止主父偃扩建上林苑的建议,正言直谏皇帝过失,自割赐肉入怀而去之,醉卧之后小便于殿上,行为放纵而且不拘小节。撰写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葛绎侯受后宫宠幸,刘屈牦是中山靖王之子。车千秋适时而起,宜春侯是漠室旧臣。杨敞、蔡义服从霍光的旨意,几乎都是无益于国家的人。郑弘衹为政事操劳,陈万年容身保位。陈咸听父亲教诲时竟昏昏欲睡,谁是不肖之子?撰写公孙刘田杨王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杨王孙遣嘱裸葬,胡建按律法先斩监军。朱云当廷斥责丞相张禹,梅福上书讥刺大将军王凤,可谓急进,而云敞近于折衷。撰写了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博陆侯仪表堂堂,受武帝遣诏,辅佐孝昭皇帝,武帝遣命得以显扬。遇新主不可造就,迎立宣帝废除昌邑王,安定了刘氏江山,堪称社稷之臣。受禄厚宠,渐渐发生变化,隐瞒妻子大逆之罪,到其子辈便遭到灭族亡家之祸。柱侯金曰殚是匈奴族休屠王之子,恭敬忠信,永世记载其德,延续子孙后代。撰写霍光金曰殚传第三十八。

    兵家的上策,在于不战而使人降服。营平侯白发苍苍,建功立论,用屯田之策代替宣帝出征羌族的命令,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辛武贤父子,号称虎臣。撰写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义阳侯斩杀楼兰王,长罗侯扶立昆弥王,安远侯迎接曰逐王降汉,义成侯击杀郅支单于。陈汤放纵不羁,皇帝降罪,由刘向等三人相救;段会宗勤劳王事,是出使西域的俊杰。撰写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隽不疑貌美机敏,应变自如善辨真伪,拒绝了霍光以女许婚,退隐不再为官。疏广得以善终,施舍钱财与旧友欢度晚年。于定国的福分,在于他仁慈的父亲。薛广德、平当、彭宣三人不苟于禄位,近于知耻。撰写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商山四皓逃避秦朝暴政,是古代的隐逸之士,爵禄不能乱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身,严君子、郑真可舆之相比。王吉受昌邑王刘贺牵连,却出污泥而不染;贡禹年老,因德性淳厚得以为官。龚舍不愿任职,意在修身正己,龚胜辞官归乡,得以善终;郭钦、蒋翔,近于避世而结局美好。撰写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扶阳侯庄严恭敬,多闻诗、 礼。其子玄成不袭父爵,而连任宰相。汉室宗庙,定制出自叔孙通之谋,变革从孝元帝开始,诸儒改变制度。国家的重要文献,广泛记载了这种变革。撰写韦贤传第四十二。

    高平侯有识别辅佐大臣之法,衹有人君才可掌握威权,谋除凶害,大臣之职衹在辅佐。博阳侯从不自夸其功,襟怀宽广心性光明,天生平和之德,吉庆泽及子孙后代。撰写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验证过去预知未来,深至神明赞助,如不是有道之人占卜,不会显示神明。学问浅薄道术不精,有人衹见到事情的大概,不懂得多闻阙疑,违背民众逆世行事,涉浅者犹为过错悔恨,深陷者便遭祸害。撰写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赵广漠任京兆尹,聪敏明察;韩延寿任左冯翊,办事平和。但两入自我夸耀功勋,揭发皇上短处,都受到极刑处罚。尹翁归继任右扶风,皇帝表彰其业绩。张敞也是善于治理,又以文雅助其治理之术;王尊武勇,国家之美士;王章死于非罪,士民为之叹息。撰写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盖宽饶庄重严肃,是国家纠正不法之徒的刚直之官。诸葛丰惟好刚直,刘辅仰慕直谏。二者都流于狂猖,不足以为典范。郑崇坚守以言直谏之职,毋将隆持守劝谏官职。孙宝折曲定陵侯,何并立志斩侍中之奴。撰写盖诸葛刘郑毋将孙何传第四十七。

    萧长倩行步舒缓安适,拜见霍光却不被推举,遇到宣帝才受到重用,成为元帝之师,因不作远虑思谋,被权臣石显、许章所算计陷害。撰写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冯子明显赫威武,出使西域而立功发迹,置于抵御外侮的功臣之列,其子多被器重,有名于当世。撰写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宣帝四子之中,淮阳王刘钦聪敏,其舅谄佞,几乎使淮阳王陷入大罪。楚孝王患恶疾,东平王触犯律法,中山王短命,其母回归故乡戎里。元帝之子有二人封王,其孙之后有继承皇位的哀帝、平帝,然而有父无子,帝位变更。撰述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乐安侯满腹经纶,古文经学造诣高深,其职任尊崇,民所瞻仰,然而在位失德,为司隶校尉王尊、王骏弹劾。安昌侯增置产业,朱云在朝廷出丑。博山侯厚道而谨慎,因屈从王莽而声名受损。撰写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乐昌侯忠厚诚实,不讪服不退缩,遭遇多次陷害,于是被贬而不受重用。武阳侯殷勤奉公,辅导太子,既忠实又多谋略,谏静使成帝继位,因立国之功受赏封爵食邑。高武侯守正不阿,故而得以免祸。撰写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高阳侯薛宣熟悉法律,扬乡侯朱博满腹武略,具备处理政务的才能,衹是德行浅薄,职位过高而力不胜任,不能善始善终。朱博拜官时声音嘹亮,不祥鼓声先响。撰写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高陵侯翟方进修习儒学,用刑罚以助威严,所用儒术、刑罚皆合时宜,其才能可为后世所用。翟义生性勇武,有如猛虎,行进时昂首阔步,起兵失败后,王莽灭翟氏,将其宗族人等作为害人大鱼示众。撰写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刘氏血统衰微朝政废缺,日食月食等预示灾祸的现象多次出现。谷永陈述灾害出现的罪责,指出应在建汉二百一十周年时有所戒备。杜邺指责丁、傅二太后,他稍知占卜之术。撰写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哀帝、平帝的忧虑,在于丁、傅二太后以及王莽、董贤。何武、王嘉为其忧伤,结果都丧了性命。高乐侯师丹罢了官,三人都被列为忠臣。撰述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此入学问多么渊博啊!富于礼乐文采。起初自比司马相如,献诗赋于官府,继而深思,草创法言撰写太玄经,参考六经,仿效易经,摹拟论语,专心研究文章,从而成名于世。撰述扬雄传第五十七。

    残酷暴虐使秦灭亡,毁弃了圣人经典,汉朝保存圣人伟业,六经之学分门别类。分析研究,明确纲纪,师生分为门派,写明发展变化始末。撰述儒林传第五十八篇。

    谁被指责,谁被赞扬,如有赞誉,可以试用。无知百姓,良吏教化而成俗。良善君子,在同一时代而功业各异。去世之后仁爱仍然遗留于世间,以致百姓怀着无限思念。撰述循吏传第五十九。

    朝廷衰败懈怠,下级官吏称霸,犯罪数不胜数,暴政横行,滥用刑罚。欺压善良之徒,为官聚敛称雄,回报虐待百姓的恶吏的办法,就是使用威力加以诛灭,使害民之官也以凶险告终。撰述酷吏传第六十。

    士、农、工、商自食其力,没有兼作他业的,大业主不奢侈,小业主不贫乏,是由于施政均衡,不致贫困,而能遵守国家法度。如果没有法度,百姓肆意欺诈,逼上侵下,大肆经营。越制穿王侯该穿的衣服,食用珍贵的食物,伤风败俗。撰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建立国家,设立法制,家不藏兵器,国不独断滥杀。何况是平民百姓,作威作福,施恩施惠,如果国家不闻不问,还谈什么礼制和法律!撰述游侠传第六十二。

    他们是什么人啊,竟窃取了这样的富贵!损害高尚贤明的大臣,用来警戒后世。撰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尚书。舜典告诫说,戎夷乱华夏;周宣王击退他们,事迹载入诗经之中。幽王昏庸,宠幸裹姒,戎族乘机将幽王杀于骊山脚下,然后攻占了酆京和鄗京,使西周灭亡。大汉初建,匈奴强盛,把高祖围困在乎城,侵犯边境。到武帝时,便勃然大怒,王师如迅雷而起,闪电般进军北部匈奴。宣帝承继其余威,屡施宏恩大德,显示汉朝的雄武英明,从宣帝到平帝,匈奴都前来臣服。王莽窃取皇权,葬送了胡汉的友好关系,备录事变之理,以为后世树立典则。撰述匈奴传第六十四。

    西南边远夷族,种族有别地域特殊。南越族的尉佗,在番禺自立为王。遥远的东南方,居住着闽越、东瓯两族。及至朝鲜、燕地以外的地区。汉朝建立后,安抚边远地区,与远方各族订盟分封疆土。各族肾时山高路险,时而称臣,时而倨傲叛离,武帝发兵征讨,诛灭海角叛逆之族。撰述西南夷两越朝鲜传第六十五。

    西戎民族即使有秩序,也是夏禹教化而成。周穆王陈兵西疆,征服不入朝述职之族。武帝殚精竭虑,急于征服边远民族。皇帝派出的军队长途行军,人马疲惫,到达大宛诛杀其首领。美貌公主,嫁给乌孙,使命于是畅通,使臣到达条支海岸。昭帝、宣帝承继先帝事业,设立都护官署,总督西域三十六座城郭,各国都前来修好朝贡,各尽其职。撰述西域传第六十六。

    福祸相违始终不一,典型事例在于外戚。高后首命为皇后,吕氏家族遭到覆灭。薄姬坠入魏国,得宠生下文帝。窦后回乡不遂心愿,成乐于代国,生下了景帝。王氏以夫人之低位升至皇后,其子武帝继承皇位。卫子夫虽已得宠,宠爱却不能自始至终。钩弋之子立为太子却忧伤而终,昭帝以母爱死得登帝位。上官皇后幼小便得尊位,家族却以大逆之罪而遭诛灭。史良娣、王悼遇害,到宣帝时二族受封,后世荣耀。恭哀许皇后生下元帝,被霍氏毒死而未遂心愿。邛成许皇后荣登尊位,经历宣帝、元帝、成帝三世。趟飞燕姿容妖艳,灾祸起于其妹。了、傅二太后越权专横,自召其祸。中山孝王无罪,却失去了冯、卫二太后。惠帝张皇后、景帝薄皇后、武帝陈皇后、宣帝霍皇后、成帝许皇后、哀帝傅皇后、平帝王皇后,她们的兴起,事虽美好,却不是天意使居。忧怨对错就这样事与愿违,如何不令人敬畏!撰述外戚传第六十匕。

    元后的母亲怀着她时曾梦见月光入怀。遇成帝贪图享乐,朝政全由舅家掌管。阳乎侯作威作福,甚至诛杀卿相。成都侯私欲横流,竞借用汉家的明光宫。曲阳侯生性气盛,装修屋字超越礼制,甚至用朱漆粉刷台阶。新都侯狂妄之极,最终由于作乱而自取灭亡。撰述元后传第六十八。

    贼臣王莽,篡夺汉位罪恶滔天,行事骄纵如夏桀,暴虐与商纣无异。诡称恢复黄帝、舜时的古制,妄称之为经典文章,激起民众怨恨苍天震怒,罪大恶极必遭诛杀。百王中罪恶无比,考查其奸邪昏暗。撰述王莽传第六十九。

    总体而论,汉书是记述皇帝治国纲纪,表列百官职掌,谱写王侯之世系。记天文以效法天地,记王行以合阴阳,记律历以推上极元始,推算曰、月、星辰之运行。记地理以划分疆域,察看天地,记古今人物以穷尽人伦之理,记郊祀以详万物。记艺文以考证六经,阐述道统纲纪,写传记以汇总人物生平事迹,撰述评论篇章。全书包含雅训之旧典,贯通古今之世事,校正文字,亦称文学之林薮。撰述叙传第七十。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