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草莽英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走,阿狗由自己的话中,得到了领悟:既是瘸腿,行动一定不方便,倘无后门,就不会翻墙由邻家借道。进一步又想:李铁拐既然行动不方便,逃得就不会快,只要能断定他一定在家,就不愁他会插翅飞去。

    由于有此想法,心神便都比较松懈了。过了一会,仍无动静,阿狗蓦地警觉,事有蹊跷!于是又连连击门,里面就再无反响了。

    于是阿狗下令奇门,三个人撞了好一会撞不开,只有翻墙而入。阿狗看墙并不算太高,便用人上接人的办法,踏上那两个人的肩,一跃扒住墙头,跃身落地,拔闩开门,放那两个人人内,一起登堂入室。果然李铁拐已将一个小包裹背在身上,正待开溜。

    “你们干什么?”他大声吼道:“擅自闯入民宅,该当何罪?”

    阿狗有些好笑,对他带来的人说:“你们看,他还打官腔!”

    “打官腔?对,”李铁拐毫不示弱“你们凭什么抓我?火签呢?拿出来看看。”

    “哪,”阿狗伸出手掌,张开五指“这就是火签!”说着,一巴掌打过去,将李铁拐摔倒在地。

    李家的人也很多,见此光景,一起围了上来,好汉不敌人多,兼以在陌生地方,自然落了下风,结果反被李家的人制服,捆了个结结实实。

    “我不奉陪了。”李铁拐用揶揄的态度说:“我可不奉陪。”

    眼睁睁看他走得无影无踪,阿狗心里难过极了,真想不到阴沟里翻船,会在这里栽一个大跟斗。

    李家其余的人并不逃,李铁拐的大儿子颇有心计,将人召集到一处,悄悄嘱咐,大家都得一口咬定,这三个人翻墙而入,意在打劫。接着,便派人去通知地保,说抓住了三个强盗!”

    地保得信赶来,在阿狗身上踢了一脚,口中骂道:“看你年纪轻轻,什么事不好做,做强盗!”

    阿狗一听这话,知道遇见高人了。若要辩白,说自己是为公事来抓李铁拐的,却又不是公差的身分,也没有任何奉命办案的文书,如果默认,则捆送衙门之时,招摇过市,这个面子先丢不起。

    就在这为难的当儿,李家已取来三根门杠,预备抬他们到县衙门。这一下,阿狗可急了,大声说道:“我们是不是强盗,你们自己知道!‘光棍只打九九,不打加一’,我栽在你们手里,弄成这个样子,也差不多了。为人不要过份,要想想,日后还要见面。明火执仗谓之强盗,我们手里又没有凶器,你们诬良为盗,该当何罪?再说一句你听听,你们晓得我是什么人?”

    “谁知道你什么人?”地保答说“我正要问你。”

    “你不要问我,你去问罗师爷。”

    罗师爷的名声,在桐乡已经如雷灌耳。地保还怕弄错了,追问一句:“哪位罗师爷?”

    “还有哪位?胡总督的亲信,现在住在洪家的罗师爷。”

    “莫非,”地保问说“你是罗师爷的手下?”

    “你不信,问罗师爷,我叫阿狗。”

    “阿狗?”地保还在怀疑“你真是罗师爷的人?”

    “我骗你干什么?你不想想,我打罗师爷的旗号,假冒名义,罗师爷知道了,会饶得了我?”

    “这——”地保问李铁拐的大儿子“你不会弄错吧?”

    “怎么会弄错?你问大家。”他振振有词地说:“谁知道他阿猫、阿狗,翻墙进来,不是强盗是什么?”

    “那么,抢了你家什么东西?”

    李铁拐的大儿子愣了一下答说:“来不及抢,就让我们抓住了。也算他们倒楣。”

    “是啊!是他们倒楣。我看既然没有抢东西,没有伤人,放了算了!”地保将他拉到一边,悄悄说道“看那样子不象冒充,他的话也很厉害。我看你放宽一步的好。”

    “放宽一步可以,他不能再来找麻烦。”

    “好,这话我可以跟他说。”

    阿狗当然坚决表示,绝不会到他家来报复。李铁拐的大儿子虽有“纵虎容易缚虎难”之感,无奈听口气确像有罗龙文这个有力的靠山,不敢过于强硬;只责成地保作个见证,是阿狗掳闯他人住宅,道理不对,以防遭遇报复时,可以反击。“好,好,我做见证。放了他们吧!”

    等松了缚,阿狗拉住地保说:“多亏你调停,走,走,我带你去见罗师爷,请你喝酒。”

    那地保怕惹是非,连连逊谢。阿狗原意想跟他打听打听李铁拐的一切;见他不愿接受邀约,自未便勉强。带着人走在路上,越想越窝囊,连脚步都迟滞了。

    回到洪家,天色已暮。罗龙文备了一桌盛馔送到后园,款待徐海,阿狗来得恰好,作了陪客。座中除了粉蝶以外,都看出他气色不好,但谁也不曾开口动问。

    “粉蝶儿!”罗龙文歉然地笑道:“麻烦你到前面走一趟,我书房里的多宝镉上有一只玉杯,请你取了来。”

    “好了!”

    粉蝶不知他有意调开她,欣然应诺,匆匆而去。接着,罗龙文将下人亦都支使开,方始低声说道:“倭人准定后天动身,在乍浦上船候风,明山,我想你也早点走吧!”

    “也好。”

    “大后天如何?”

    徐海看一看王翠翘,见她毫无表示,便点点头说:“就是大后天。”

    “这样,连今天,我们还有三天的聚会。古人平原三日之饮,我们作个连三番的长夜之饮。”说到这里,罗龙文蓦地发觉不妥,急忙又下了转语:“当然,绝不会担误你们俩的深宵缱绻。”

    这“你们俩”自是指徐海和王翠翘。语涉风情。王翠翘不免有些窘;灯下红晕,分外出色;罗龙文心中一动,涉于遐想,赶紧自我收敛,而意马心猿,竟似难于羁勒了。

    真所谓“诚中形外”尽管心潮在自我抑压;表面亦声色不动,但那双不沉静的眼,却为一直不曾开口的阿狗发现了。

    “罗师爷,”他开口了“等徐二爷一走,还派我什么差使?”

    “那可多了!”罗龙文指着徐海说:“他一走,你接替他的地位,你们的弟兄都归你指挥。如今资遣回乡的事正在办理,要靠你才能镇压得住。”“是的。这件事我已经计算在内了,如有麻烦要料理,我义不容辞。我是说善后事宜结束以后,又怎么样?”

    “那你就安排上任了!”

    “上任?”

    “是啊,上任!”罗龙文答说“我不是说过,我要跟胡总督保荐你,到宁波去管市舶。”

    阿狗想了一下说:“这是个肥缺,不过,我不会弄钱。罗师爷既然提拔我,能不能替我另外寻个官做?”

    “你想做什么官?”

    “我想武的好。”

    “你想做武官?”罗龙文微感诧异“武官没有文官舒服。”

    “我知道。我是贱骨头,过不来舒服日子。”阿狗想一想说“照我的样子,好像应该做一个千户。”

    “千户?”罗龙文沉吟着,一时想不透,能不能如他的愿?谈到这里,只见窗外俏彰掩映,接着,门帘掀处,香风微度,是粉蝶去取玉杯归来。罗龙文和阿狗,便都住口不语了。

    “这只杯子好珍贵!”王翠翘从粉蝶手里接过玉杯把玩着。

    “你喜欢,你就留着。”

    “不,谢谢!”王翠翘笑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翠翘你错了!除了朋友,没有我所好的东西。”罗龙文说:“这只玉杯你留着倒有点意思,看那上面刻的字,巧得很。”

    王翠翘细看那只椭圆形的绿玉杯,刻出千姿百态的许多荷叶,凌风气兮,如波如涛。上端有两个篆字:“翠海”将王翠翘和徐海概括在内了。

    “倒真是巧!”她喜孜孜地说“这一下,倒不能不拜领了。只是,”她顺手将杯子递给徐海,看着他说:“这样的翠玉,价值连城,又似乎不敢当。”

    “那有什么?”罗龙文马上接口:“为朋友,哪怕要脑袋都可以,何况身外之物?”

    听得这话,徐海跟阿狗对看了一眼,然后,他又转脸向王翠翘点点头:“那你就收下吧!也许,也许我会拿脑袋补报。”

    “啊!”罗龙文跳了起来“该死,该死,我失言了!明山,我绝无取瑟而歌的意思,你千万不要误会。”

    徐海还待开口,王翠翘见粉蝶双目灼灼,颇有注意的神情,便咳嗽一声,拦住他说:“话越说越多,反倒搞出误会。都是无心的话,丢开吧!”

    “是,是!明山,你把我的话丢开!来,来,我敬你一杯。”

    说着,提起酒壶在那只“翠海”中斟满,双手捧起,向眉间一举,是极恭敬的姿态。徐海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赶紧也用双手接过,一饮而尽。

    “好的!”罗龙文自己定了限制:“今宵只可谈风月。粉蝶儿,可能唱个曲子给大家听听?”

    “好啊!唱个什么呢?”

    粉蝶想了一会说:“我为徐二爷唱一支。”

    于是,唤丫头取来一只蛇皮弦子,她调一调弦,弹一个过门,开口唱道:

    从来别恨曾经惯,都不似今番;汪洋闷海无边岸!痛感伤,漫哽咽,嗟叹。

    倦听阳关,懒上征鞍,心似醉,泪难干。千般懊恼,万种愁烦。这番别,明日去,甚时还?晚风萧索意阑珊,鸾笺欲寄雁惊寒;坐处忧愁行处懒,别时容易见时难!

    唱到末字,拖一个长腔,千回百折,幽细如发,大有鬼音。徐海不由得恻恻然,将酒杯都放下了。“煞风景,煞风景!”罗龙文大摇其头“真正唱得人英雄气短!”

    见此光景,粉蝶儿自觉无趣,拿起面前的酒,倒入口中,说了一句:“罚我!”

    “这不算!”王翠翘有意要冲淡离情别绪,起哄地说:“另有个罚法。既然唱得人心里酸酸地不得劲,还得唱个叫人开心的!罗师爷,你道我这话公平不公平?”

    “这,”罗龙文笑道“不是我帮粉蝶,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她喝过一杯酒了,那该怎么说?”

    “喝完它就是。”说着,王翠翘拿起徐海面前的酒,一仰脖子喝完,还照了照杯。

    “那可没得说的了。”罗龙文看着粉蝶笑“你就再唱一曲能叫人开笑口的吧!”

    粉蝶面有难色“我不知道什么曲子能唱得人笑?”她说:“或者我自己觉得好笑,你们脾气不笑,那又怎么办?我唱个响亮一点的吧!”

    “也罢!”徐海不愿强人所难,点点头说“就唱个响亮能添人酒兴的。”

    粉蝶想了一下,又拨三弦,音节轻快;开出口来,却是念的道白:

    依山傍水盖茅斋,旋买奇花赁地栽;深耕浅种无灾害,要学刘伶死便埋。

    “好一个‘要学刘伶死便埋’!”徐海大大地喝了口酒,侧身倾听。

    于是,粉蝶和弦唱道:

    闲时高卧醉时歌,守己安贫好快活。李花村里随缘过,胜他尧夫安乐窝。哪管他贤愚后代如何,哪管他门外风波;得清闲谁似我?

    六神和会自安然,一日清闲自在仙。浮云富贵无心恋。盖茅庵,近水边,有梅溪竹石萧然;但得一贯杖头钱,沽村醪,直吃得月坠西边。

    “‘直吃得月坠西边’!”罗龙文学着唱了这一句,举杯邀饮;又向徐海问道:“太平岁月,你可过得惯?”

    “这叫什么话?”徐海深感诧异“太平岁月过不惯,莫非倒喜欢乱世?”

    “乱世才是大丈夫成功立业之秋。”

    “不然!你这想法我不赞成。”徐海是很不以为然的神情“只为了大丈夫成功立业,便出了个乱世,你可知道要苦多少人?”

    罗龙文诡秘地笑一笑,,不再接他的话,向王翠翘举一举杯问道:“明山一走,你会不会想他?”

    “当然会想。”王翠翘问道:“罗师爷,你跟明山认识也不止一天了,虽不敢高攀说是朋友,总有点感情,莫非不想?”

    “当然,我也会想。不过,我的想法,也许跟你不同。”

    “怎么不同?”

    “先说你的想,无非想他早早归来。我呢,我并不希望明山马上回来。”罗龙文看一看粉蝶没有再说下去。

    粉蝶觉察了,也有些生气,红着脸站起来说:“就碍着我一个,我让你!”

    话一完,脚一顿,扭头就走。王翠翘手快,一把将她拉住;为了安慰粉蝶,少不得埋怨罗龙文:“罗师爷专会欺侮我妹子。”

    哪知不说还好,一说正勾起粉蝶的委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倒在王翠翘肩头,哭得十分伤心。

    这是件很煞风景的事,尤其是阿狗在胸膈之间,有股不平之气,往来排宕,觉得必须有所发泄,才能使那股不起之气,不致横决。

    当然,这所谓发泄,亦不是非学灌夫骂庙那样,跟谁吼一顿才会舒服:他只是霍地起立,说一句:“这酒,我不想喝了。失陪!”然后扭头就走。

    徐海觉得很无趣,学阿狗的样,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顺手把酒杯覆转,表示决不再喝了。

    “搞得不欢而散!”罗龙文以惋惜的口气说:“真没有想到。”

    王翠翘很冷静“不想喝不必勉强。”她看着徐海说:“你们有话到一边去谈吧!我跟粉蝶还得好好吃个饱。”

    于是,罗龙文推杯而起,向徐海和阿狗招一招手,走向一边,正欲有言,突然听得墙外马蹄声急,不由得凝神静听。

    “大概是胡总督有什么急信。”罗龙文说“我回前面看看去。”

    徐海和阿狗都不作声,看罗龙文走得远了,阿狗才轻声说道:“二爷,不知道你是不是感觉到了?我总觉得今天晚上不大对劲!”

    “有那么一点。”徐海问道:“李铁拐怎么样?抓住了?”

    “嗤!”阿狗顿一顿足“窝囊透顶!”

    “怎么?逃走了?”

    “岂但逃走,而且是眼睁睁看他逃走,无奈其何!”接着,阿狗将访捕李铁拐的经过说了一遍。

    徐海静静地听完,不安地说:“吴四实在不可轻视!我真怕满盘赢棋,就错在这一着上头。”

    “哪一着?”

    “让吴四脱了身!”徐海的脸色变得阴沉了“夜长梦多,我最好赶紧走。”

    阿狗大感诧异,定一定神问说:“二爷预备到哪里?又为什么这么急,一两天都等不得?”

    “我们在明处,人家在暗处,自然容易吃亏。种种迹象,都与我们不利。顶可怕的是。”徐海向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我到现在才发现,罗小华决不是好相与的人。我,我可能是上了大当,误上贼船了!”

    阿狗大惊“二爷!”他问“能不能请你再说一遍!”

    “我说,罗小华决不是好相与的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阿狗一面问,一面想,回忆到的,是罗龙文许多莫测高深的举动,因而不待徐海作进一步的说明,便信了他的话。

    “现在不是细谈的时候。千言并一句:我的事他就没有安排好。”

    “二爷,”阿狗忍不住还要问“你是说,他原可以安排得很好,故意让它弄成今天这个样子?”

    “是的。”徐海很坦率地答说:“我疑心是如此。”

    “疑心总——”

    阿狗突然将话咽住,而徐海了解他没有说出口的意思,毫不思索答说:“你以为我是瞎疑心?不是!在平湖所发生的事,只有我身历其境受害的人最清楚。既然是分开来监禁,叶老麻根本不知道我的下落,那很可以当时就拿我另作处置;何必假模假样来一套越狱的把戏?这不是骗人是什么?”

    听这一说,阿狗颇不以为然“二爷,照此说来,你是早就看透了!”他问“为什么早不告诉我?”

    “这,这就是,”徐海很吃力地说了出来“委曲求全。只怕委屈了还是不能保全,那,我可就太冤了?”

    话越说越令人不安了,阿狗一把抓住徐海说:“二爷,你有什么看法,什么打算?快告诉我!过去就因为你有些话只摆在肚子里,别人不明白你的看法、想法,才有今天这种叫人生气的局面发生。从今以后,你可再不能自误。有话尽说,快说!”

    “我亦不知道从何说起?”徐海略想一想说“我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你知道的。”

    “你是说翠翘姐?”

    “是的。”徐海点点头“只要你明白就好。兄弟!”徐海突然激动了,重重地拍着阿狗的肩说“你知道的,我向来不把生死看成怎么样了不起的一回事;不过,要我活着受罪受气,我可不服!”

    正谈着王翠翘,何以忽然说到受罪、受气的话?受的又是什么罪?什么气?阿狗无从想像,怔怔地望着徐海,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看,他来了!我们回席去吧!”徐海拍拍阿狗的肩说“多吃饭,少开口。”

    这句话在他倒是能够充分领悟的。回席以后,只是细心听罗龙文的话,只言不发。

    “我看酒也够了!”去而复转的罗龙文,似乎酒兴已经消失,看着王翠翘说“可以散一散了吧?”

    王翠翘点点头不答,起身唤侍女在另一间精室中准备了茶汤,然后向粉蝶使个眼色,将她唤了过来。

    “今天翻箱子,捡出来几盒新样的通草花,你来看看,有合意的拿两盒去。”

    粉蝶知道,这是托词,用意是暗示她不必跟着罗龙文,好让他跟徐海、阿狗谈什么。因而毫不思索地答应:“好!我来看。”

    等她俩一走,罗龙文仍然保持沉默,新冲的六安茶,喝了一杯又一杯,显得不胜烦躁似地。徐海冷眼旁观,只不开口,阿狗记着他的告诫,当然也没有话。

    其花吐艳、奇香氤氲的精室,沉寂如死;终于又是阿狗忍不住了“罗师爷,”他问“可是胡总督的信?”

    “是的。”罗龙文的声音很低。

    “怎么说?”

    “嗐!”徐海有些不耐烦地,其实是做作:“兄弟,你就喜欢多问。”

    “他不问,我也要告诉你们的。不过,我不知道应该告诉你们什么?”

    这叫什么话?阿狗想开口质问,但一眼撇见徐海不以为然的眼色,将话咽了回去。

    “你们觉得我的话奇怪不是?”

    “你别管我们。”徐海答道“你归你说下去。”

    “好!明山,我先问你一件事,你对翠翘到底如何?”

    徐海一愣“这话,”他说“何必问?”

    “这是说,你跟翠翘是分不开的了?”

    “是的。”徐海平静地答说,他觉得唯有这样的语气回答,才能表示出他对她至死不变的感情。

    “这样,我要劝你,带着翠翘一起走。”

    “为什么?”

    “别问。”

    “我非问不可!”徐海又激动了,大声抢白:“我们一直在受摆布!你们说到东就到东,说到西就到西。明明是撵来撵去,就像唤猫唤狗一样,脾气又道是为了保全爱护的好意!罗师爷,好意罢,恶意也罢,只要你把话说清楚了,我自能分辨。话不明说,或者虽说而藏头露尾,闪烁其词,我可再不会让人牵着鼻子走了。”

    罗龙文很利害!尽管徐海这样近乎咆哮地指责,他居然能够声色不动,直到听完,方始从容不起地说道:“明山,你误会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到你带着翠翘远走高飞、无忧无虑的那时,才知道我罗龙文为朋友谋事如何尽忠。”

    “然则你何不明说,你是如何善为朋友谋?”徐海微微冷笑“若以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你太小看我们了!”

    这下说得罗龙文有些不安了“言重,言重!”他说“足下如此责备,未免太屈了我的心。我岂敢小觑国士。”

    “国士待我,国士报之。我看胡总督不像养士的人;至于罗师爷,你!胡总督倒是以国士相待,只望你莫拿我们作为对胡总督的国士之报。”

    “这是哪里说起?”罗龙文有些痛心疾首的模样“明山,明山,想不到你对我的误会,是如此之深!”

    “好了,好了!”徐海自觉有些失态,口气和缓下来“误会是双方面造成的,只要大家能开诚布公地谈,就有误会也容易消除。”

    到了这个时候,阿狗可以插嘴了“罗师爷,”他说“锣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既然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共患难,说话就不必绕弯子了。”

    “不是我故意绕弯子说话,只为这话要实说了,明山会生气。我不说奇是好意!”罗龙文探手入怀,将胡宗宪的信取了出来;踌躇了一下,毅然决然地将手一伸“信在这里,你们自己看!”

    徐海却没有伸手,他根本不想看信。在他的想法,如果罗龙文耍出什么花样,只要一写信去,让胡宗宪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信不看还好,看了反倒给他一个推托的藉口。当然,信虽不看,话却要问:“请你说好了!是怎么回事?”

    “严东楼有信给赵某人,赵某人又转达胡公,要一个人。”

    “谁?”徐海已经想到了,很沉着地问。

    “莫非一定要我说出口?”

    他是防着王翠翘与粉蝶会听见,不便明说。这一想法,倒与徐海相同,他也不愿让王翠翘听见,便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这一下,阿狗也知道了。不过他的反应与徐海不大相同,心中冒起一阵无名火,将脸烧得通红;若非徐海的眼色阻止,当时便会发作。

    “我倒不明白,严东楼远在京里,何以知道浙江有这么一个人?”

    “那又何足为奇?”罗龙文念了一句唐诗:“‘艳色天下重!’”

    只为王翠翘的艳名远播,有那豪门走狗,到严世蕃面前去举荐献媚,也是常事。徐海本不疑心是罗龙文搞的鬼,此刻接受了他的解释,心里略为好过了些。

    “那么,胡总督的意思怎么样呢?”

    “他觉得很为难,所以写信来问我。”

    “喔!”徐海问道:“你的意思是劝我带着她远走高飞?”

    “是的。”

    “多谢你的一番盛情。不过,有几句话不能不请问。”徐海从容不起地说:“先从胡总督这方面谈,那样有来头的人物交代一件事,没有办到,如何交代?”

    “那可是没有办法的事!譬如人已经死了,莫非再照样变一个出来?”

    “话是不错,可以说逃走了,自己寻死了。然而差使总是没有办好。就算胡总督响当当的人物,不肯做这种狗屁倒灶的事,那赵某人怎么肯答应?”

    “是啊!”阿狗也说:“胡总督未见得肯跟他硬顶!”

    “你们两位的话都不错!”罗龙文深深点头“如何能让赵某人交差?倒要替他想一想。”

    罗龙文不愧为足智多谋的策士,眉一皱,不过喝口茶的功夫,马上转喜孜孜的脸色,已经想到了一条计了!

    “容易!不妨李代桃僵。”他说“这又有两种做法,一种冒名顶替,一种是索性说明白,原来所要的那个人,逃走了,死掉了,或者病了,再觅绝色奉献。只要此胜于彼,对方又何乐不为。”

    “好了!”徐海认为他言之有理“那是你跟胡总督的事,抛开不谈;现在,请问:我们走到哪里?”

    “比较为难的就是这一点,得要从长计议。”罗龙文说“我心里在想要如何得能有个极隐秘的地方,先拿她安顿在那里;等你功成归来,稳稳脾气。”

    徐海心想,这与原来要妥当安置王翠翘的打算,相去亦不甚远;所差异的只是更须隐秘而已。但细想一想,差异甚大。

    第一,翠翘必须隐姓埋名,这样化明为暗,出不了头,行动便处处得限制。

    第二,就算阿狗做了官,亦并不能保护王翠翘;相反地,唯其阿狗做官,就更不能保护王翠翘,否则为人举发,罪过更重。

    然则,王翠翘该托付给谁呢?一想到这个难题,徐海憬然有悟,不由得在心里冷笑。

    于是,他静静地说道:“罗师爷,这要仰仗大力啰?”

    “言重,言重!”罗龙文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事。”

    “是!我想请问罗师爷,打算把她安置在哪里?”

    “这我倒还不曾想过。”罗龙文沉吟有顷,反问一句:“新安江上,万山丛中。如何?”

    那里正是罗龙文的家乡徽州,徐海笑道:“能这样,我很可以放心了。”

    这句话却让阿狗迷糊了,他亦已看出端倪,却不了解徐海何以会欣然同意?便插一句嘴说:“可惜太远了。再想想,近处还有什么地方?”

    “要隐姓埋名,自然是越远越好。”徐海答说。“只是照应不便。”

    这“照应”阿狗是指自己而言,徐海却似浑然不解地说:“有罗师爷派人照应,有什么不便。”

    这一来,阿狗说不下去了,而罗龙文很起劲地接口:“请放心,请放心!我一定会派人好好照料。”

    “多谢!”徐海停了一下说“罗师爷,她是你一手栽培的!”

    她是指王翠翘,曾受罗龙文的供养是过去的事,何以忽然提起?不免令人困惑;所以罗龙文并未答话,只怔怔相视。

    “其实,照我说,很可以不必这样子费事!罗师爷,我看物归原主,倒是一劳永逸之计。”

    由于他的声音平静自然,不带丝毫讥刺的意味,以致于连阿狗都以为他有忍痛割舍王翠翘之意,不由得大吃一惊。而在罗龙文,却是惊在心里;且不问他的本意何在,先撇清要紧。

    “明山,你这话岂可轻易出口?朋友交情再深,拿这话来开玩笑,大不应该!如果让她听见了,岂不寒心?”

    话是责备,意思却很恳切。徐海暗暗佩服罗龙文利害,明明在图谋王翠翘,而表面上却显得仁义过人,而且还不能不接受他的责备。

    因为如此,只好笑笑算了。不过,罗龙文仍有戒心,觉得应该有个进一步的表示“我要避嫌疑。”他很认真地说:“刚才我所说的,安置她在‘新安江上,万山丛中’的话,就当没有说过。”

    如果徐海那句“物归原主”是戏谑之词,此时当然要致歉,请求罗龙文维持原议。可是徐海不开口!

    这就非常明白了,他是怀疑罗龙文居心不良,故意刺他!阿狗了解,罗龙文更了解。于是言笑宴宴的场面,一下子变得非常僵冷了。

    不过,罗龙文仍能保持冷静“好在还有两天的功夫。”他说“明天再从长计议吧!”

    大家都觉得情势整个变过了!

    “你还去不去呢?”王翠翘问。

    徐海不答,看了她一眼,低着头大口大口喝酒。

    “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王翠翘问阿狗“到底是谁沉不住气。”

    “这无所谓沉得住气,沉不住气,早点把他心里的打算挖出来也好!”阿狗当然站在徐海这边,遥指着前面说:“不然,结局也许更不好。”

    “怎么个不好呢?”

    “也许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唉!”王翠翘叹口气“都是为了我!我死了就没有是非了!”

    “翠翘姐!你这些话说它干什么?”阿狗有些不耐烦“辰光不多了!要赶快定个主意才好。”

    “以前哪一次都难不倒我,这次,”王翠翘说“我可没有主意了。”

    “我倒有个主意。”徐海扬气脸说:“弄条船出海,从此不再回来。”他起身指着壁间所悬的一幅字。大声念道:“‘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

    这是苏东坡的词,原是醉后的牢骚,恰与徐海这时候的情境相合,亦无非借用此句来一吐肮脏之气。然而,阿狗认真地作了考虑,认为是一条路子。

    “不是说笑话,真的弄条船走,从此不回来,倒是上上之策。”

    王翠翘看他的脸上郑重其事的样子,不由得诧异“兄弟,”她问:“弄条船走到哪里?”

    “呶!”阿狗将手往东面一指。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王翠翘沉下脸来“还是你娶了倭人,心都向那边了?”

    阿狗一向敬畏王翠翘,见她神色凛然,吓得不敢开口;原来的想法,当然也就打消。

    “你说啊!”王翠翘用一种长姐教训幼弟的神态说“有话大大方方地说,只是说出口之前先要想一想。”

    “我想过了。”阿狗答说“想来想去,只觉得非逃不可!做这种大事,全靠彼此相信得过;现在二爷跟罗师爷生了意见,你们倒想,他们会放心二爷?不怕二爷变心,反投到对方去?再说,我们也一样不放心人家,不知道又会出什么坏主意?二爷,你人在汪洋大海,心在翠翘姐身上,那是什么滋味?更不要说还要能够专心一意,又要防备自己的底细让人家识奇,又要随机应变,把汪直说动了来归顺!”

    这番话很透彻——其实徐海和王翠翘,也都有此想法,只是没有他想得多,看得深。此刻听他一说,才发觉处境异常艰困。

    “他的话已经说尽了!”徐海问王翠翘:“你看怎么办?”

    “我不知道!”王翠翘懊恼地说:“我真不该回桐乡的,住在石门就不会有这些事。”

    “翠翘姐,”阿狗劝慰她说“你也不必埋怨自己。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办法一定会有。你先去息一息,等我来跟二爷商量。”

    王翠翘需要一个人静一静,通前彻后,细细思量一番;所以听他的话,自回卧室。于是阿狗有句需要背着她的话,可以跟徐海说了。

    “二爷,你到底逃不逃?”

    “不逃!”徐海断然决然地说:“第一、吃尽辛苦,多少也立了些功劳,弄到头来,落个一逃了之的结局,怎么样也不甘心。第二、也没有地方好逃。第三、就算有地方逃,那种改头换面、提心吊胆的日子也不好过。”

    “好,不逃。那么,是不是仍旧出海呢?”

    徐海沉吟了好久,好久,方始无可奈何地说:“你的话,我越想越有道理,他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他,决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他们不相信二爷你,不要紧;等事情办成功了,他们就相信了。现在顶要紧的是,要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对!”徐海深深点头“你把事情的头绪理清楚了!只要把翠翘安顿好了,让他们没有坏主意好打,我仍旧可以照原来的步骤,干我应该干的事。”

    “正是这话。我想,安顿翠翘姐,也还不难。”

    “好!你说!”

    “有两个法子。第一——”阿狗忽然笑了,是觉得非常有趣的样子。

    “你笑什么?”

    “想起一句话好笑。”阿狗答说:“我说了,二爷不要动气。”

    “哪有这么多噜嗦!快说,是句什么话?”

    “和尚配尼姑!”

    徐海一愣,旋即想明白了,也不由得忍俊不禁“亏你想!”他说。

    “让翠翘姐做尼姑是权宜之计,将来可以还俗的。眼前就只有一样不便。”

    “什么?”

    “不能穿罗着纱,也不能吃鱼吃肉。翠翘姐是享用惯的,只怕过不来尼姑庵里的苦日子。那么,我还有第二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是,由徐海提出要求,带着王翠翘一起出海;等上了冈本的船,重新又将王翠翘悄悄移上岸,觅地隐藏,静待徐海归来。

    这个办法很费周折,而且容易起人疑窦“这一来,他们不是要疑心我一去不归?”徐海问。

    “这很好回答:‘如果不相信我,就一切都无从说起了!’”

    “对!可是要他们问,我才这样子回答;他们不问,我就没有机会说。”徐海摇摇头说“他们一定不会问!疑心、疑心,疑在心里,哪有说明的道理?”

    “他们不说,你自己说!二爷,你不要忘记,要你带着翠翘远走高飞,是人家的主意!”

    徐海心想:是啊!罗龙文说过这话。如今要求带着王翠翘一起走,无非担心她会落入严世蕃手中,照罗龙文的意思行事而已。这没有什么不好棋齿的。

    于是,他接纳了阿狗的建议“你这两个办法,各有利弊,”他说“倒问翠翘自己看。”

    这是最正当的做法,阿狗欣然赞成。将王翠翘从卧室中请了出来,细说经过,请她抉择。

    提到“和尚配尼姑”这句话,王翠翘笑不可抑“这好!”她说“我就做一趟尼姑看。”

    “做尼姑的味道,你要想一想!”徐海提醒她说。“那味道无非清淡而已。我过得惯的。”

    “好!”徐海点点头“我知道你说得到,做得到,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不过,细节还要商量。”阿狗紧接着他的话说“做尼姑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落发;一种是带发修行——”

    “这你不用管。”徐海打断他的话说“佛门中事,我比你内行得多。”

    “是了!”阿狗笑道“和尚配尼姑,该你们自己去商量,我们不必管闲事。”

    于是阿狗自去归寝,徐海与王翠翘便商量如何遁入空门。照他的想法很简单,苏嘉鱼米之乡,多的是所谓“家庵”——有那大家姬妾,方在盛年,而老主人下世,自愿守节;小辈敬重姨娘,怕她在家有规矩束缚,生活泼居,种种不适,起了厌烦之心,这个节就难守了!因而构筑精舍,供设佛堂,请这位姨娘住持,只穿僧服,并不剃发,如嘉兴莲花庵的妙善师太那样“带发修行”这样的庵堂,就叫家庵。

    “我知道好几处家庵,有的一塌糊涂,有的干干净净,清规极好。”徐海笑着问道:“你喜欢一塌糊涂的,还是干干净净的?”

    所谓“一塌糊涂”便是莲花庵那种,可供男施主“随喜”的“花庵”徐海原是戏谑,而王翠翘却大为生气“你在说什么!”她嗔目相问:“你不怕入阿鼻地狱?”

    徐海伸一伸舌头,见机而作“我替你引见心云老师太。”他问:“心云老师太你总听说过?”

    王翠翘点点头:“这位老师太的戒律、道行是好的。”

    “那就是了!我明天写封信,让阿狗带了你去。等心云老师太把你收容下来了,我要去看罗小华,拜托他照应你。看他怎么说?”

    王翠翘不答,静坐沉思。渐渐地,眼神静穆而有光采,脸色端庄而又恬适。徐海看过王翠翘轻颦浅笑,宜喜宜嗔各种神态;而这样令人肃然起庄严的观感,却还是初次。

    “翠翘!”他又惊又喜地说“你倒去照照镜子看。”

    “怎么?”王翠翘微笑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不是什么不对,是跟平时大不相同。”

    “喔,大不相同?”王翠翘摸着自己的脸问“你倒说,是怎的不同?”

    “你那样子,不像尼姑。像观音大士。”

    “罪过,罪过!”王翠翘合掌当胸,垂首低眉“说话不可没轻没重。”

    “未曾出家,倒已有出家人的味道了。看来,你倒是有慧根的。”

    “真的吗,”王翠翘喜孜孜地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这我就说不上来了。不过,”徐海很满意地说“我倒可以放心了。”

    “放什么心?本来又有什么不放心?何妨说说!”

    “不放心的是家庵总有人上门骚扰,尽管心云老师太清规极严,到底不是像素芳那样,可以把硬闯进来的人打跑。放心的是,你一脸正气,不会惹人邪念。”

    “原来这样!”王翠翘点点头,又垂眼深思了。

    “睡吧!”徐海打个呵欠,往床上便倒,一双手自然而然地去揽王翠翘的腰肢。

    “请放手!”王翠翘说,同时站了起来,移坐到妆台前。

    “怎么?”徐海一仰身坐了起来,愕然相问:“细声细平地,还道个‘请’字。你倒真是相敬如宾了。”

    “明山,你不要这么说!”

    徐海越发困惑,逼视着问:“该怎么说?”

    “已入佛门,应断尘缘。”

    “什么?”徐海一跃而起“哪里已入佛门,你难道忘记了,这是假的。”

    “假的?”王翠翘摇摇头:“不!”

    “坏了,坏了!”徐海气急败坏地“怎么一下子走火入魔了?不,不!不是走火入魔,简直是痰迷心窍。”

    王翠翘微笑不答。使得徐海如堕五里雾中,搔头抓耳,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拉开房门,一冲而出,去找阿狗。“兄弟,兄弟,你看你出的好主意!坑死人了。”

    阿狗惊诧莫名“二爷,”他问“你说的什么?”

    徐海回想自己的话,方始发觉失态,自觉好笑,不好意思地说:“我是急得语无伦次了!你去看,翠翘的样子变过了。”

    听得这话,阿狗披上长衣,一面系带一面走,口中问道:“变成什么样子?”

    “有点丧魂落魄的样子,嘴里疯疯颠颠地,说什么‘已入空门,应断尘缘’;倒象真的做了尼姑,你说好笑不?”

    “这也没什么好笑。”阿狗稍为放了心“你难道不知道翠翘姐的性情?什么事她除非不做;要做,一定要做象,一定要做好。既然要假装尼姑,就要装得象那么一回事。这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听你说得倒有点道理。”果然有点道理。到了一看,王翠翘正神色安闲地在收拾徐海的衣服。看到阿狗,含笑问道:“这么晚了,还不睡!”

    “二爷说你——”

    “兄弟!”徐海重重地咳嗽一声,示意他不必说破。

    王翠翘笑一笑,也不追问,只说:“兄弟,你明天陪我到嘉兴走一趟。明山的意思,让我投到心云老师太门下,我也觉得她那里好。”

    “好!”阿狗问道:“我们是悄悄儿走,还是大大方方走?”“我想不要惊动人的好。”

    “那就悄悄儿走。我去安排,明天中午动身好了。今晚上,”

    阿狗做了个鬼脸“和尚配尼姑,快上床吧!”

    等阿狗一走,徐海关好房门,回身说道:“你听见没有?和尚配尼姑!”

    “罪过!不要造口孽。”王翠翘说“你们想想,明天去烧香,尚且要斋戒,今天哪里可以?”

    这话说得在道理上,徐海只字不能驳,怏怏然好半晌,失声说道:“真没有想到,你也会出家!”

    “心中有佛,出家在家是一样的。”王翠翘说“明天一别,不知哪年哪月才能相见?一切都请你自己保重!”

    就这一句话,勾起徐海无限的离情别绪,只是看王翠翘神色恬静,自己倒不便太显得儿女情长,拣那别后必得王翠翘自己当心的事,嘱咐了几句,同床而不同梦地睡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