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龙腾小说网 www.lt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海望是正黄旗人。八旗各有防区,正黄旗在内城东北地带;由西南往东北,费时甚久,近午方到。京城拜年,向来只是到门投贴,主人只坐在车上,都有长随跟门上去打交道。所以海家门前的仆役,一见曹頫带着曹雪芹从车上下来,先就注意了;及至看清楚是曹頫,便有个飞快的奔了上来。曹頫认识他,使海旺的贴身跟班长福。到的走近了,长福先请安贺年;等站起身来,紧行两步,开口说道:“大人天不亮就进宫照料去了,临走的时候,特为把我留下来,专等曹四老爷。”

    “喔,喔,”曹頫急忙问道:“是有什么话交待呢?”

    “是的。大人交待:曹四老爷如果来了,请留下来,大人回来了,有要紧话说。”

    “好!”曹頫沉吟了一会,指着曹雪芹说:“这是我侄子。他刚从热河回来,也有时跟海大人回。我让他一起留下来。”

    “是,是。”门上弯腰做个肃客的姿势“曹四老爷跟侄少爷请。”

    引入花厅,有海家的总管来正周旋着。海望回来了,见面先相互贺了年,接着,曹頫便为曹雪芹引见;一说了名字,海望立即显出很注意的神情。“这位令侄,我还是初见。”海望随即直接向曹雪芹问话:“世兄是哪天回来的?”

    “昨天午后。“

    “喔,我听说圣母老太太跟世兄很投缘。”

    “这怕是误传了。”曹雪芹记起傅太太的话,故意否认“我只是承家兄之命,去传过两三次话而已。”

    “是这样子?”海望略有失望的神色“那么,你这次回来,跟圣母老太太去辞行了没有?”

    “理当如此。”

    “圣母老太太有什么话跟你说?”

    “没有。”曹雪芹紧接着说:“不过傅太太倒是托我捎了信,我已经面禀家叔了。”

    这就表示他的话到此为止,以后改由曹頫发言了。于是曹頫将傅太太希望再派个人去的话,细细说了一遍,特别声明,平郡王还不知道,请他转告。

    海望对曹頫的处置,甚为满意;“曹四哥,你真是识的轻重缓急。”他说:“圣母老太太的事,耽误不得。派人去的话,也不必提了,说不定就在这几天,恐怕还得曹四哥吃一趟辛苦。”

    “是——?”

    “托日子而已。”

    这就尽在不言中了。曹頫点点头问说:“是不是要先跟舍侄说一声儿?”

    “我已经写信给通声了。”海望又说:“奉迎的差使,仍旧是曹四哥的;不过太辛苦了。”

    “这是应该的。”

    “这趟差事办妥当了,当然也有个‘保举’,不过是不见明文,真正的密保。曹四哥,你还是回内务府来吧!我保你当‘堂郎中’。”

    曹頫现职工部员外,调升内务府郎中,而且是“堂郎中”简直可说是一步登天。“七卿”——六部加理藩院,与内务府都有郎中的建制,掌印的郎中,为一司之首;唯独内务府有“堂郎中”的名称,实际上是内务府的总办,内务府大臣都是兼差,不常到府“堂郎中”便是内务府的当家人。这个缺若是圣眷隆,机会好,一年弄个几十万银子是稀松平常的事。不过,这也是有名繁难的一个缺。曹頫自治才具平常,而且存着持盈保泰的想法,当即说道:“海公的盛意,感何可言。不过,自知驽钝,不足当千里之任;将来有伤海公的知人之明,反为不美了。”

    “你也别谦虚,到时候看吧!目前,我就只有一句话,请曹四哥委屈,得把铺盖卷儿打好在那儿,说走就走。”

    “是。”曹頫问道:“海公特为叫人等我,就是交待这件事?”

    “是的。”海望说道:“你们爷儿俩就在我这儿吃煮勃勃吧。不过,我家是按宫中的规矩,素馅儿的。”

    旗人管饺子叫煮勃勃;海望是椒房贵戚,所以遵循宫中的规矩。曹頫因为有“说走就走”的差使,决定回家去预备行李,婉言辞谢,带着曹雪芹走了。

    “我明儿给你想去贺年。今天你先说一声儿。”

    “是。”曹雪芹问道:“四叔明天什么时候来?我好找人来陪四叔喝酒。”

    “中午吧。”曹頫又说:“你是回家不是?我先送你。”

    “我去看震二嫂。”

    锦儿家过年很有气派,年前“扫房”收拾得焕然一新,请砖地用锯木屑和水一遍一遍扫,扫得油光闪亮。祖宗的喜容,高高挂起,披着绣花桌围的长供桌,摆一幅簇新的五供,一座五尺高的香斗,从半夜点起,至今未息。最显眼的是堂前的“天地桌子”前面,所点的那支,从喇嘛庙里买来的藏香,粗逾拇指,高可丈余,就不是寻常人家备办得起的。

    “拜年,拜年。”

    曹雪芹一面嚷,一面往上房走;锦儿与翠保双双迎了出来,锦儿穿的是元青宁缎,大毛出风的皮袄,下着大红湖绉百褶裙;翠宝却是旗装,但既不着“花盆底”也不带“两把头”倒是松松的梳了个“燕尾”那模样有点儿不伦不类,曹雪芹不由得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锦儿问说。

    翠宝初换旗装原有些不自在,一看曹雪芹的神情,便既说道:“是二奶奶的主意。”

    “我不问是谁的主意,要换就好好儿换,别弄得三不像。”

    “什么叫三不像,是满汉合璧。”锦儿紧接着问:“昨儿你叫人送我们二爷的信来,我才知道你回来了。怎么事先也没有个信息?猛古丁就来了。”

    “原是临时起意。”

    “为什么?”

    “不为什么?只为赶回来看看你们。”

    “哼!别捡好听的说了。”锦儿问说:“你从哪儿来?还没有吃饭吧?”

    “跟四老爷看海公去了。他倒是要留我们吃素馅儿的煮勃勃,四老爷要赶回去收拾行李,所以辞出来了。”

    听说曹雪芹尚未吃饭,翠宝便转身下厨房,锦儿将曹雪芹延入起坐间,孩子们来拜年,哄着玩了一阵,才得清静下来闲谈。

    “怎么四老爷又要收拾行李了呢?”

    “还不是那个差使,听说只是拖日子了。海公当面通知四叔,不定什么时候,说走就得走。”曹雪芹又说:“看起来,震二哥也快回来了。”

    “我倒宁愿他晚一点回来。”

    “为什么?”

    “过年他不在家,客就少了;就有客也不必留饭,省好些事。”

    “我看这个场面,就震二哥不在家,也清闲不了。”

    “幸而有翠宝。”锦儿放低了声音,且有些埋怨的语气“为劝她改旗装,我费了好些唾沫,好不容易把她说动了,让你这一笑,她一定又不愿意了。”

    “锦儿姐,”曹雪芹不解的问:“你为什么劝她改旗装?”

    “过年了,我穿红裙她不能穿,她虽不说,我知道她心里委屈,而且我也觉得别扭,所以我劝她改旗装。”

    “你们俩和睦是再好不过的事。”曹雪芹很高兴得说:“震二哥真是走运了!这趟差事下来,还得升官。”

    “她升不升都无所谓,只要常有差使能维持这个局面就行了,倒是你,”今儿皱着眉说:“打今天起,你二十六了,还是白身;你就不爱做官,也得想想,将来怎么替太太请一幅诰封。”

    这件事是曹雪芹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但随即想到圣母老太太这条路子,便既说道:“如果只是替太太请一幅诰封,容易;我还有一两个人可求,弄个虚衔,太太的诰封不就有了吗?”

    曹雪芹小小不大;正好翠宝来通知,饭已经开出来了,便将这件事扯过去了。

    “你们吃了吗?“

    “没有吃,可也算吃过了。像我们,年下哪有正正经经吃一顿饭的,饿了随便找点东西就凑付了。你一个人吃去吧,马上就有一拨客来,我得去预备预备。”

    “交给我吧!”翠宝接口“你陪芹二爷聊聊,也听听咱们二爷在那儿干些什么。”

    这一下倒提醒了锦儿,陪曹雪芹吃饭时,便问起曹震的情形,当然,最关心的是可曾拈花惹草?

    “你以为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人家的庄园,打哪儿去拈花惹草?”

    “我也不过随便问问。”锦儿笑道:“你就这么护着他。”

    “倒不是我回护他。”曹雪芹说:“震二哥现在办事越发周到了。这回的功劳,大概都会记在他头上,今年一定升官,说不定还是很掌权的缺。”

    “你怎么知道?是什么掌权的缺分?”

    曹雪芹的看法是,海望要保曹頫当内务府堂郎中,曹頫怕器满易盈,心存谦退;这一来当然就要提拔曹震,不但会升为主事,而且还往多半会把他留在身边办事。军机大臣的亲信,自然会补一个掌权的缺。

    听他谈得津津有味,锦儿不由得奇怪“你自己不爱做官,对人家做官倒是挺关心的。”她困惑的问:“我就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人各有志,我不爱做官,是受不管那拘束;四叔也不是做官的人,所以我赞成他退守。震二个不同,她爱做官,也会做官,正好弥补我的短处,所以我格外关心。再说,她得了好缺分,不大家都好吗?““这倒也是实话。不过,你不做官干什么呢?就这么浪荡一生?”

    “逍遥自在,浪荡一生也不坏。”

    “唉!”锦儿叹口气“真有你的。”

    见此光景,曹雪芹自觉有负她的期望,不免歉然,为了安慰她,便又说道:“我虽不做官,可不是不愿意做事。像这一回,四叔要我跟着去办笔墨,我不也去了吗?将来震二哥要我替她办事,只要不受名义的拘束,我还不是一样尽心尽力。”

    “这才是!”锦儿高兴了“你的见识到底比他们高,有你帮着他,他就升了官,我也放心。”

    “怎么?震二哥升了官,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怕他爬得高,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怕他爬得高,摔得重啊!”“不会的。家有贤妻,就不会有祸事。而况,翠宝姐又跟你同心协力,还怕管不住震二哥?”

    “这也难说得很。”锦儿又说:“好在有你替我做耳目。”

    曹雪芹笑一笑问道:“你要我替你坐哪方面的耳目?”

    “你别笑!”锦儿正色说道:“你以为我怕他在外面玩不正经的女人,要你替我做耳目?不是的。我是怕他办事离谱,用不该用的人,拿不该拿的钱,再栽上一个大跟斗,怎么得了?雪芹,你得答应我,倘有这种情形,你一定得劝他;哪怕弟兄翻脸,你也不能马虎。你们弟兄为这个翻脸,我一定站在你这边,四老爷也一定会说你做的对。”

    一番慷慨陈词,使得曹雪芹肃然起敬;心里在想,当初震二奶奶若有锦儿的见识,又何止于落得个抄家的命运?感旧伤逝,思绪如潮,竟忘了回答锦儿的话。

    “雪芹,”锦儿哪知他的心情,微带不悦的问道:“怎么,你答应不下来。”

    “不,不!”曹雪芹急忙否认“我一定找你的意思办。”说着,举起杯来相敬。

    锦儿也陪他干了一杯,复又嘱咐;“有什么事,譬如看他情形不大对,你知道了告诉我,我知道了告诉你,咱们先私下商量着办。你看好不好?”

    “好!”曹雪芹忽然想起一件事“明儿中午四叔要到我哪里来吃饭,你来不来?”

    “怎么不来?原就打算好的,年初二到四老爷那里打个转,就来陪太太一天。”

    第二天锦儿带着孩子很早就到了;马夫人问翠宝何以不一起来?锦儿看着曹雪芹笑了。

    “怎么回事?”秋月奇怪的问。

    “她怕雪芹笑话他。”

    这就越发令人不解了,不过曹雪芹是猜得到的“今儿你出的新鲜主意,”他说:“让翠宝姐换了旗装,不过就穿一件袍子,头上、脚下满不是那回事,不伦不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接着,锦儿说了不愿让翠宝觉得委屈,所以劝她该换旗装的缘故。这是名分所关,没有人能说让翠宝也着红裙,不过,曹家一向都是汉装,加上一个穿旗袍的在内,显得刺眼,却必须得想办法。

    大家心里都这样在想,不过办法到最后是秋月想出来的“锦二奶奶”她说:“你肯委屈一点儿,他就不觉得委屈了。”

    “喔,”锦儿问说:“要我怎么委屈。”

    “你不着红裙,跟她穿得一样,不就不显了吗?”

    “对!这话很通,”锦儿颇有从善如流的雅量“把你的裙子借一条给我,我马上就换。”

    秋月笑道:“我只有一条裙子,只穿过两回,可舍不得借给你。”

    按大家族的规矩,青衣侍儿本无着裙之理,只以秋月的身份不同了,马夫人特为作了一条新裙子给她,而且鼓励她穿着,但几年以来,她却只穿过两回。其中的缘故,锦儿明白,心中一动,正要开口有所陈说时,只听桐生在中门外大声传报“四老爷来了。”

    于是曹雪芹迎了出去,将曹頫引入堂屋,先是他为马夫人贺年,然后秋月与杏香来为他拜年。进而一早已经到他哪里去过了,此刻只是侍坐,不许行礼。

    曹頫在马夫人面前,大为夸赞侄儿,雪芹如今真是老练的多了,他说:“这回亏得有他,不然怕要大费周章。”

    “那还不是四叔教的。”马夫人谦虚地说:“常跟四叔在一起办事,总能学点儿东西。”

    “我倒想起一件事来了。”曹頫说道:“乌二小姐依旧待字闺中。这回在热河,凌都统还提起,他说,乌二小姐对王府那面的顾虑既然没有了,不妨旧事重提,他很想做这个媒。二嫂,我看这件事,很可以办。”

    听得这番话,最感兴趣的是锦儿“原来乌二小姐还没有人家。”她问:“四老爷这回看见她了没有?”

    “人在吉林,我怎么看得到。”

    “乌都统升了吉林将军了。”站在她身旁的秋月,为她解释。

    “喔,”锦儿没有再说话,只看着马夫人。

    一屋子的人,视线都集中在马夫人脸上,她却只注意杏香的神色,看她只是关切,别无异样的表情,方始徐徐答道:“这件事得好好儿核计。也许咱们愿意,人家倒不肯呢?先得看看乌二小姐本人的意思?”

    “我去!”锦儿自告奋勇。

    秋月知道马夫人的话含蓄,其中有许多不便在大庭广众之间谈的情形,因而推一推锦儿说:“你先别起劲,将来少不得有你的分;只怕来回跑还不止一趟两趟。”

    这就连曹頫都听出来了,这头婚事之中,有许多障碍在。于是他的热心也减低了,说一声:“大家慢慢核计吧!”便既丢开了。

    接下来的话题,仍旧是在曹雪芹身上。曹頫认为只有做官才能荣宗耀祖,光大门楣,这个根深地固的想法是不会改的。但要做怎样的一个官?却与一般内务府出身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他觉得做官不是勤劳王事,就是为民兴利;内务府那种只想能派阔差使,不管哪种差使是多么卑微萎缩,向他的一个堂兄曹颀,派在乾清宫茶膳房,当茶房总领,而且因为“皇上所用奶茶,与主子、阿哥等所用奶茶不同。”为总管太监奸告而受处分,在曹頫就觉得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因此对于曹雪芹不愿从内务府去讨出身,在他不以为非。官总应该做,要走一条正路;多少年来,它不是对曹雪芹提出这样的督责,只以曹雪芹一见八股就头痛,以至每一次都无结果。可是,曹頫并不死心,这天又踢了起来。

    “要论你肚子里的货色,应该两榜出身,无奈你视诗文如仇敌,以致蹉跎至今。雪芹,”曹頫脸上忽然出现了罕见的诡谲的神色“你要是有志气,何不克敌致果?”

    “四叔,”曹雪芹问道:“你是要我习武事,立军功?”

    “非也,非也!我是说,你既然是诗文如仇敌,就要把它打倒、降服,让时文怕你,你不要怕时文。”

    这一说,大家都笑了;锦儿尤其欣赏,老实说道:“二十多年,从没有听四老爷说古这么风趣的话。”

    站在一旁的秋月,便鼓励曹雪芹:“芹二爷,何不听四老爷的话,发个狠心,降服了时文,先当秀才,后中举——”

    “联捷成进士。”曹頫接口说道:“那时候你不必怕时文,时文也不必怕你,两不往来了。”

    “我是不懂什么,”马夫人叶开口了“从前听老太爷说过,学政对旗童总是从宽的,八旗的根本在骑射,文字上马虎点,不要紧。”

    曹雪芹对曹頫的要求,一向采取虚与委蛇、不了了之的办法;但母亲也如此说,却不能不立刻表示态度,否则便是默认,默认既须做到。

    “进了学,能不能中举人可没有把握。‘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所以,‘场中莫论文’,进了学不能中举人,全家就都麻烦了。”

    “别胡说八道!”锦儿首先驳他“有什么麻烦?”

    “秀才每年有岁考,又有科考,欠考要补考,不补会革秀才,求荣反辱。那时候每年要忙一次。”

    “不要紧。”秋月接口:“一年忙一次算得了什么?”

    “那时白忙,考好了,至多补个廪生,替新进学的人作保,可以赚几文,咱们又不在乎这个。烤得不好,麻烦多多,何必让老太太替我担心着集?”

    曹雪芹这话自然有些过甚其次;锦儿听出来有些不大对,却无从指摘,只看着曹頫,希望他能驳他。

    曹頫倒是开口了,但非驳斥;“雪芹,”他说:“我看你去捐个监生吧!”

    成为监生,便有负秋闱的资格,而不必受秀才岁试之累,曹雪芹无法拒绝,但也不愿马上接受,只说:“让我想一想。”

    “好吧,你仔细想一想。”

    听得曹頫这样说,最热心的锦儿也就不便再说什么了。

    等曹頫辞去以后,锦儿、秋月,还有曹雪芹,都聚集在马夫人的屋子里,谈论乌家那头亲事。谈来谈去,一无结果。锦儿极力赞成,马夫人认为乌二小姐并非佳妇,但仍应访求淑女,秋月很少说话,但意向偏于曹雪芹,而曹雪芹的说法很新:“一动不如一静,”当然,他跟秋月都有一个不便说出来的顾虑,怕因此会伤了杏香的感情。

    吃完晚饭,送走了锦儿,曹雪芹回到梦陶轩,杏香照例替他剔亮了书桌上的灯,沏了极酽的茶,预备他看书;但曹雪芹却有些意兴阑珊的模样。

    “怎么了?”杏香问道:“是有两件大事要想?”

    曹雪芹愣了一下,等会过意来,方始答说:“只有一件大事。”

    “那一件?”杏香平静得问:“终身大事?”

    “不是。四老爷要我捐监生。曹雪芹是个监生,说出去多难听。”

    “这是你多心。不见得监生个个是‘儒林外史’上的严监生。”

    “还有一层。既是监生,少不得要下场,子午卯酉,三年吃一回辛苦;逢恩科还多受一回罪。何苦?”

    “逍遥三年,只吃一回辛苦,也抵的过。我劝你听四老爷的话,省得大家都为这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